7月22日,在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观社区举办的“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上,铁道老兵李知发与退休教师余立强,用他们的奉献故事,诠释了奋斗与担当的时代内涵,引发全场强烈共鸣。■文、图/记者王琪特约记者 刘爱理
铁道老兵:凿山架桥的燃情岁月
“当年修襄渝铁路,我们铁一师二团的兵,个个都是拼命三郎!”年过七旬的李知发声音洪亮,绘声绘色地讲述,瞬间将听众拉回上世纪70年代。
作为原铁道兵一师二团战士,他亲历了襄渝铁路十堰段建设的火热攻坚岁月。“山是石头山,一锤下去火星直冒;水是刺骨冰,蹚河架桥腿冻得没知觉!”李知发动情的讲述让听众热血澎湃。“但没人退缩,我们就认‘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八个字!”
1984年,李知发转业后,选择扎根十堰,从建设国家大动脉转向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现在居住在中观社区。“看着十堰从山区小城变成现代化都市,我十分欣慰。铁道兵精神,永远在十堰传承!”他动情地说。
“四点半爷爷”:解小区娃娃看护难题
“十堰好人”余立强老师的故事,浸润着浓浓的邻里温情。
余立强是一位退休教师,居住在中观社区祥安东城国际花园小区。2017年,他注意到小区很多双职工家庭存在孩子放学后“看护难”问题,于是主动联系社区,在小区未成年人活动室义务办起“四点半学校”。
从最初几个孩子到如今二十多人,他义务看护孩子,为其辅导作业,风雨无阻,甚至自费数千元购置了学习用品和书籍。“能发挥余热,帮街坊邻居解决难题,心里踏实又快乐。”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充实了孩子们的课余时光,孩子们都尊称他“四点半爷爷”。
“李老的经历震撼人心,没有他们当年的牺牲奉献,何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四点半爷爷’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小区孩子放学后没人看管的大难题!”现场听众纷纷感慨道。“两位老人为我们好好上了一课!这种奉献和担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位居民说。
据悉,十堰经开区中观社区持续挖掘和宣传辖区内的榜样故事,以汇聚感恩奋进、开拓进取的力量。截至目前,已先后邀请8位道德模范和“十堰好人”到社区为居民讲述自己的故事。
“四点半爷爷”余立强为居民讲述自己的经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