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优质教育点燃片区活力 ——紫霄组团七里垭片区厦门路学校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09:00 来源: 十堰日报

文/图本报记者 徐国文

7月21日,记者走进十堰紫霄组团七里垭片区厦门路学校,占地6万平方米的校园在盛夏阳光中焕发勃勃生机。这座历时20个月建设的现代化校园,将于今年9月迎来首批新生。

绿美校园将迎朗朗书声

21日上午,记者在厦门路学校校门右侧看到,施工人员正俯身忙碌,为数百平方米的裸露土地植绿。

“这是最后一块绿化,铺完后,学校就全面完工了。”看着眼前拔地而起的厦门路学校,施工方负责人魏威不由地感叹,“我见证了学校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走进校园,绿白相间的教学楼线条利落,如大地托举的现代雕塑;红色塑胶跑道环绕葱绿草坪,如一轮舒展的缎带;走廊里,水磨石地面映出窗棂光影,灰白拼色墙面透出简约美学……

作为我市重点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厦门路学校位于紫霄大道紫霄组团七里垭片区幸福路和厦门路交会处。校园内中小学教学楼、食堂、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预设小学48个班、初中24个班,可满足3600名学生就学需求,将成为区域教育的重要坐标。

“孩子9月份上一年级,步行10分钟就能到校!”在校门口拍照的居民王女士难掩喜悦。

分层治理巧解地质难题

厦门路学校于2023年11月启动建设,施工过程中,桩基施工是项目建设方面临的最大挑战。

厦门路学校需要打400余根桩基,而地下多为早期回填的素土地层,土质疏松、未经碾压固化,极易塌孔,不仅拖慢了施工进度,还暗藏安全风险。

“最严重的区域,土质松散、夹有大量碎块石,且石块间无胶结,钻头一旦进入此层,孔壁就如沙堡遇浪,频繁出现大面积垮塌,施工一度举步维艰。”回忆当时的情况,魏威记忆犹新。

面对难题,施工方召集地质、结构专家反复研判,最终形成一套分层治理的“组合拳”:针对不同塌孔范围与深度,灵活运用黄土回填、低标号砼回填及水泥砂浆浇筑回填三种工艺。

黄土回填成本低、操作灵活,是小范围塌孔首选的“急救包”;低标号砼强度高、可塑性强,如强健骨骼撑起脆弱孔壁;水泥砂浆流动性好,能深入缝隙固结砂土,填充塌孔形成的空腔效果显著。

最终,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3月,400余根桩基如钢铁森林稳稳扎根地下,为校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决片区学位不足问题

厦门路学校的落成,对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意义重大,将有效解决浙江路沿线、熊家湾片区学位不足的问题。

张湾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学校师资配备将采取“区内调优配强+社会公开招聘”双轨模式,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到位。

今年9月,厦门路学校将正式启动教学:小学一年级计划开设8个班,招生440人;初中七年级开设6个班,招生330人。

崭新的课桌椅静待学子,智慧教室、标准化运动场馆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从周边居民的热切期盼可知,这里将成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殿堂,更将点燃片区活力,带动人才安居与社区品质升级。

当九月秋风拂过,朗朗书声将成为这里最动人的乐章。这座现代化的校园,将成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厦门路学校外景。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