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标准赋能产业升级——企业国际国家标准对接推进活动现场。新华网发(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供图)
新华网武汉7月29日电(连迅、钱慧玲)湖北省标准赋能产业升级——企业国际国家标准对接推进活动29日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行业专家、“专精特新”企业代表等600余人参加对接活动。
当天,中国信科集团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南方自动化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享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在标准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诉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遴选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专家进行“一对一”现场解答。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活动期间,三场专题对接同步开展,为不同产业搭建精准的标准对接交流平台。其中,脑机接口产业标准对接活动在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脑机接口产业标准制定、应用推广、技术创新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此推动脑机接口产业标准化进程,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湖北省标准赋能产业升级——企业国际国家标准对接推进活动现场。新华网发(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供图)
磷石膏产业标准对接活动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国光谷)开展。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聚焦磷石膏产业在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处理等方面的标准需求,共同研究如何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磷石膏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机器人产业标准对接活动在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开展。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针对机器人产业在安全标准、性能指标、检测认证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享经验、交流观点,共同探索建立适应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主导87项国际标准、6030项国家标准制定,技术话语权持续增强,产业支撑作用凸显。同时,湖北企业在参与国际标准化程度、关键技术国际规则制定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需通过深化标准开放合作,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
湖北省标准赋能产业升级——企业国际国家标准对接推进活动现场。新华网发(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供图)
为破解这些难题,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提出三大行动路径:一是激活企业“主力军”作用,通过政策激励和能力建设,破解企业“不敢做、不会做”国际标准的难题;二是打造产业标准共同体,构筑“光谷标准高地”,贯通“产学研标”转化链;三是构筑开放合作枢纽,拓展标准国际化“新蓝海”,深化与ISO/IEC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战略合作。
“标准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度量衡’,更是开放合作的‘通行证’。”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将以此次对接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信息互通和技术交流,激发企事业单位制修订国际标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更多湖北企业执国际标准之笔、绘产业未来之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注入标准化新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