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城市更新加速度 托稳百姓宜居梦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09:42 来源: 十堰日报

文/图本报记者 张建波

傍晚时分,夕阳为公园镀上金边,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父母倚着原木廊架记录这温馨时刻。小区地下停车场传来智能寻车系统的提示音,与楼顶观景台飘来的二胡声奇妙交融。老人们在崭新的健身器材区活动,笑声惊飞紫薇树上小憩的麻雀……8月1日,记者在茅箭区上海路大美盛城小区旁的口袋公园走访时,目睹了这样一派热闹场景。

这片曾被三个小区夹在中间的“边角地”,经过精心改造,如今已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幸福驿站”。这样的蝶变并非个例,在十堰,一场全方位的城市更新正悄然铺展——这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是对城市功能、品质和活力的全面提升。当前,我市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从市级层面的统筹规划到具体项目的落地推进,每一步都紧扣增进民生福祉的核心。在擦亮城市颜值的同时,更注重涵养内在气质,既彰显山城特色,又重塑城市竞争优势。

居住环境的改善成效清晰可见。今年计划改造的101个老旧小区,主要分布在人民路、车城路、车城西路沿线,改造完成后,这些小区将告别昔日的破旧面貌,实现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居住环境的品质升级。与此同时,老旧商业区正着力提升空间品质、促进业态融合,全力打造活力街区。这不仅为市民增添了多元消费场景,更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拓展了空间。老旧厂区也在转型中焕发新生:通过拆除改造危旧建筑、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植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的新质生产力。小流域生态修复让曾经的生态薄弱区重焕生机,老旧公园广场完成提档升级,为市民提供更惬意的休闲场所……公共空间的更新同样亮点纷呈。

城市更新的“账本”里,藏着市民最实在的幸福感。为保障更新行动高效推进,我市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心谋划项目、建立动态项目库。今年计划启动的45个项目,涵盖居住、产业、设施、公共空间等多个类别,拟投资24.09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城市面貌将逐步焕新,城市功能也将持续完善。

站在高处眺望,十堰的轮廓在山水相映间愈发清晰,“绿色低碳之城、宜居幸福之城、安全韧性之城、山水人文之城”的愿景,正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老地方长出新模样,不是推倒记忆重来,而是让熟悉的烟火气里孕育出新希望。就像市民张奶奶说的:“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既认得出来,又活得舒坦,这才是最好的日子。”

市民在四四厢遇创意街区散步纳凉。这里曾是东风汽车公司车厢厂(44厂),在改造中既保留了老厂区的建筑原貌,又注入了当代艺术元素,再辅以灯光亮化等设计,让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

在五堰香港街南街片区,施工人员正加紧对地下管网实施修复及雨污分流改造。

孩子们在新建的儿童游乐设施上开心地玩耍。

五堰香港街沿街建筑的外立面修缮、店铺招牌的更新工作正加紧推进。

原东风汽车公司41厂大冲车间改造利用项目中,汽车文化街区的会议中心主体已完工。该项目旨在打造工业遗产更新的标杆,建成后将助力我市保护好、传承好“汽车城”品牌,重塑车城新形象。

由垃圾场、荒坡地改造建成的上海名都口袋公园,包含综合用房、休闲绿地及一条微循环道路,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场所,还能有效缓解北京路至上海路路段的交通压力。

茅箭区北京路郧中家园小区的20个单元已全部加装电梯,原本的老楼变身为“电梯房”,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得到显著提升。

张湾区车城西路正全面修复破损路面,更换护栏、道牙及人行道铺装,实施绿化升级,以实现道路功能性与景观性的双提升。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