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杨宝 通讯员杨蕾)8月6日,2025年湖北省“院士专家企业行”暨恩施州“专家人才企业行”交流座谈会在恩施召开。政府、企业、专家三方齐聚,围绕深化产才融合、激活创新动能展开深度对话。
座谈会现场。
“专家教授们帮助我们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通过‘师傅带徒弟’模式,帮助我们培养技术骨干,夯实了企业技术团队基础。”“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成功取得了中药饮片生产资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座谈会上,来自恩施德源、时珍堂巴东药业、湖北金睿生物三家企业代表畅谈近年来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取得的发展成果,并表达深度合作的意愿。
企业代表发言。
“专家入驻到企业以后,帮助我们引进新的魔芋品种,给予精加工方面的技术指导,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增加了经济效益。”建始协力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刘军高兴地说,公司从2023年的7000万元产值到2025年突破1.2亿元,实现了每年2000万元的跨越增长。
随后,武汉轻工大学教授祝振洲、武汉工程大学教授郑华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鹏程从专业视角分享了服务经验,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企业行”活动,提升活动实效提出了重要意见和建议。
专家代表发言。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张久亮长期从事天然药物转化为临床营养产品和功能食品的研究,他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恩施高附加值药食同源产品的研发做出更多贡献。
针对企业代表与专家们的发言,州直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将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对企业创新发展给予全力支持,协同发力,共同优化服务环境。同时,各部门还对下一步工作阐述了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
行业主管部门发言。
据了解,自2020年我省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以来,已有202位专家与202家恩施企业成功“结对”,累计为企业解决了272个技术难题。几年来,专家人才通过开展“师带徒”、技术培训等方式,累计为企业培养了300多名技术骨干。
下一步,恩施州将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提升合作成效,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恩施篇章的“最大增量”。
座谈会现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