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百年红楼历风雨 辛亥星火永留传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15:38 来源:

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带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深深遗憾溘然长辞;一百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早已走出了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穿过武昌起义纪念馆的红墙红瓦,那些风云激荡的岁月和砥砺前行的时光仍然在历史的画卷中徐徐铺展。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深处回眸,用辛亥星火造就的百年荣光来告慰中山先生毕生的理想。

在江流形胜的古城里,用文物遗迹来铭记枪林弹雨的漫漫征程。辛亥革命的隆隆炮声早已停歇,但起义门的古城墙和首义公园的纪念碑上仍然记录着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武汉的街巷里处处都是令人动容的故事。要想讲好这些故事,就必须需精心打造能反映波澜壮阔革命历程的文旅路线。可以把遍布首义路、中山路的辛亥印记串珠成链,用Citywalk的方式来为游客们解读为何“半部近代史在武汉”。此外,要留住这段从未冷却的历史,便不能遗忘那些献出生命的革命志士,可以围绕拜将台、武昌首义纪念碑、烈士祠等建筑形成辛亥革命的纪念圈,在慎终追远中铭记从武昌首义到三镇光复的峥嵘岁月。

在游客驻足的馆藏里,用沉浸体验来激发革命文化的创造活力。走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文物+场景复原”的多元展览形式串联着革命脉络,《辛亥曙光》等游戏打造了让游客身临其境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场景。面向未来,要深入发掘辛亥革命文化的创造活力,还需在如何丰富表现形式与整合数字技术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在“春风化雨”中传承文化,以革命遗址和中山舰上的革命故事为篇章,创新打造一批与辛亥革命历史有关的“音乐思政课”、“沉浸式话剧”等舞台作品;另一方面,要在文物展陈的细节里下功夫,做好照片、手稿等珍贵史料的注解,探索使用AI大模型与VR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更为丰富的“云讲解”体验。

在革命星火的传递中,用接续奋斗让中山先生的理想照进现实。今天,《建国方略》里那些关于建设中国现代化的伟大理想已然实现,16万公里的铁路线修进了沙漠和高原,甲板上呼啸的战机守护着蔚蓝......抚今追昔,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当是让其精神和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因此,要打造红色文化IP,为“首义之光”志愿队注入青春活力,在广泛开展的校园志愿活动和思政课堂上为青少年种下“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的坚韧种子;要注重孙中山思想的传播,以中山精神为纽带,在与不同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交流合作中讲好“中山故事”,共同连接起中华儿女血脉里生生不息的文化印记。

星辰不落处,灯塔永续光。在辛亥革命博物馆里,象征胜利与新生的“V”字造型仿佛连接着历史与现代。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博物馆里跨越时空去感受先辈们的勇气与胆识,当无数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红色故事借由两江四岸的志愿者漂洋过海,辛亥革命的星火必将继续激励无数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传承革命精神,续写“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肩上”的笃行篇章。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宋广朋(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道办事处)

责编:叶辉



为了让更多公众参与、展示个人作品,本次大赛征集预计将持续至8月底,经综合评审后,将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同时择优在主流媒体和博物院宣传平台进行专题展示。

投稿请发送至指定邮箱 xhgmwwcbds@163.com,邮件标题需按【辛亥革命文物传播作品征集】类别 + 姓名(集体名)+ 参赛作品标题规范填写,内容备注联系方式。

点击链接,参与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


【责任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