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辛亥回响:从觉醒年代到复兴之路的精神传承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09:46 来源:

1911年10月10日,随着武昌城头一声清脆的枪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无数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艰难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昂首阔步走上了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途。

从“小家小爱”到大家大爱。在闽江之心仓前公园内,24岁福州青年林觉民的人物塑像背倚闽江,面朝烟台山。他起义前夜写的《与妻书》,宣纸上至今可见泪痕晕染的墨迹:“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这种“以小家成全大家”的情怀,在当代武汉抗疫时再度闪现——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渐冻症身躯坚守岗位,与妻子隔窗相望的画面,恰是辛亥精神跨越世纪的共鸣。在绍兴古轩亭口,秋瑾就义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笔,与当代排雷英雄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的呐喊形成奇妙呼应。从“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到扶贫干部黄文秀,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谱系,始终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基因。

从“振兴中华”到民族复兴。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悬挂的“天下为公”匾额,如今静静陈列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当年他的《建国方略》中提到“以社会建设探讨民主政治,实践民权;以心理建设启发民智,唤醒国人;以物质建设发展交通,振兴实业。”这些曾被讥为“空想”的规划,今天都已化作现实图景。从京汉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高铁网,从汉阳兵工厂到北斗卫星导航,先驱者们实业救国的梦想正在新时代以更辉煌的方式实现。而孙中山先生“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的论断依然振聋发聩,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践中获得新的诠释。

从物理空间的纪念到数字时代的传承。当阳光穿透辛亥革命博物馆穹顶的4600块铝板,十八星旗的光影在展厅地面流动起舞,这座建筑本身已成为精神的具象化载体。在数字展馆里,佩戴VR设备的00后青年不再是被动地观看展柜中的文物,而是真正“回到”历史现场,走进国内首个3A级战争类XR沉浸式大空间作品《穿越·汉阳兵工厂》里,以第一视角经历武汉战场硝烟弥漫的实景,指尖触碰的虚拟弹药箱与百年前革命者握过的真实枪械产生共鸣。从首义广场的石碑到雄安新区的数字孪生城市,从《临时约法》的毛笔批注到民法典的电子签章,辛亥精神始终在时代的土壤中生长。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轴上回望,辛亥革命的枪声已化作民族复兴路上的铿锵足音。历史不再是被封存的标本,而是流动的基因——它藏在每个中国人解锁手机时闪现的国徽图标里,刻在扶贫干部沾满泥土的笔记本上,更写在十四亿人共同书写的现代化答卷中。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亭亭

责编:叶辉



为了让更多公众参与、展示个人作品,本次大赛征集预计将持续至8月底,经综合评审后,将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同时择优在主流媒体和博物院宣传平台进行专题展示。

投稿请发送至指定邮箱 xhgmwwcbds@163.com,邮件标题需按【辛亥革命文物传播作品征集】类别 + 姓名(集体名)+ 参赛作品标题规范填写,内容备注联系方式。

点击链接,参与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


【责任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