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省直资讯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让辛亥精神在创新传承中迸发时代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10:56 来源:

百年前,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夜空,辛亥志士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掀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崭新一页。如今,辛亥文化作为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在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下,我们既要守护好历史的“根”与“魂”,更要搭建与当代人对话的“桥”与“路”,让辛亥精神穿越时空焕发新生,成为激励民族前行的不竭动力。

传承辛亥文化,首先要读懂精神内核中的“创新密码”。从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的呐喊,到革命党人突破封建桎梏的壮举,“敢闯敢试、破旧立新”就是辛亥精神的鲜明特质。今日的传承者正以创新之举激活这份精神基因,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院的年轻讲解员,将“红色剧本杀”转化为历史对话的媒介,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亲历革命抉择的焦灼与坚定,在历史细节中触摸信仰的温度。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则以数字技术重构时空,在虚拟现实中重现中山先生的奋斗足迹。那些在剧本杀中做出的郑重抉择,那些在数字展馆里驻足凝视的瞬间,都让“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在年轻一代心中从抽象的概念生长为具体的担当,最终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书写“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青春篇章。

让辛亥文化“活起来”,需要找到“古今对话”的密码。当下,部分纪念馆仍停留在“文物陈列+文字说明”的传统模式,难以吸引年轻群体。而那些真正“出圈”的探索,都抓住了“共情”这个关键。辛亥革命博物馆打造的《辛亥曙光》沉浸式实景剧游,让体验者们在参观现场扮演成各种角色,化身为辛亥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去体会不同人物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品格。这种从宏大叙事中提炼个体故事的方式,让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历史的“参与者”。该项目入选第六届“中国服务”旅游创意案例库,恰是对“让历史照进现实”的最佳印证。当辛亥文化从泛黄的史料、沉默的展品中走出,化作可感知、可参与、可共鸣的生活体验,才能真正变为滋养当代人的精神养分,在时代传承中永葆生命力,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鲜活养分。

跨界融合是激活辛亥文化的“关键一跃”。正如孙中山先生曾倡导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文化传承唯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我们可以推动辛亥元素与奶茶店跨界联动,将“首义精神”的内核融入杯身设计,让“敢为人先”的slogan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符号。也可以联动新锐设计师,以九角十八星旗的图案解构为时尚纹样,打造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审美的辛亥服饰亮相时装周,让百年前的革命精神以潮流姿态走进大众视野。还可以将革命志士的家书改编成有声剧,在通勤路上的耳机里诉说家国情怀。相信当辛亥元素与现代生活相遇,便能碰撞出穿越时空的奇妙火花,让辛亥精神从“博物馆的陈列”变为“生活中的呼吸”,以更轻盈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精神之火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辛亥精神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铭记“革命尚未成功”的警醒,更在于践行“同志仍须努力”的担当。让辛亥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既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唯有如此,辛亥精神才能跨越百年风雨,始终成为照亮民族前行之路的不灭灯塔。

稿源:荆楚网

作者:曾煜(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办事处)

责编:叶辉

为了让更多公众参与、展示个人作品,本次大赛征集预计将持续至8月底,经综合评审后,将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同时择优在主流媒体和博物院宣传平台进行专题展示。

投稿请发送至指定邮箱 xhgmwwcbds@163.com,邮件标题需按【辛亥革命文物传播作品征集】类别 + 姓名(集体名)+ 参赛作品标题规范填写,内容备注联系方式。

点击链接,参与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

【责任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