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汤立毅 见习记者董晨旭 通讯员杜少华、周瑞、樊云云)8月7日,潜江市召开“聚力攻坚九大工程·为支点建设增光添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潜江市在“治水营城”方面相关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潜江市以“治水营城”为笔,以“水乡园林”为墨,系统推进城市提品工程,全力打造“水清岸绿、城水相融”的江汉平原水乡园林之城。
潜江紫月湖。
科学规划绘蓝图,构建全域治水新格局。今年4月,潜江市由业内专家领衔的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历时3个月完成《潜江市水系连通及水环境治理统筹规划》编制。该规划创新构建“五位一体”全链条治理体系,通过“源头增量—全城截污—尾水提标—水系连通—持续循环”五大工程,形成“应联尽联、应通尽通、应改尽改”的治理格局。
老新泵站全景。
项目攻坚破难题,打造精品示范新标杆。潜江市今年3月启动的22个重点项目涵盖截污、连通、提质三大领域,采用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模式。截至目前,已落实资金21.02亿元,9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超2.5亿元。
灌溉渠道保障农业发展水源。
创新实践激活力,探索治水营城新路径。潜江市构建城市水交通体系,通过谢湾泵站、幸福二泵站等关键节点建设,形成“泵站+管网+调蓄”立体网络,将水体循环周期从7天缩短至3天,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降低极端天气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创新“四轮驱动”资金筹措模式,整合国债、专项债、城发集团融资及企业自筹资金,强化治水营城项目资金支撑;在生态修复领域,针对三支渠等重点渠段采用“贝鱼草菌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莫解渠等生态脆弱区实施水生植物多样性恢复工程,重建河岸植被群落,提升河道自净能力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绿色空间,让居民感受到“推窗见绿、出门亲水”的惬意,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水生态修复与管理。
长效机制固成效,构建协同联动新生态。为确保治水营城工作常态长效,推动治理成果持续转化,潜江市建立“五位一体”管控机制。实行“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月考核、季度评估制度,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实施全过程审计。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接下来,潜江市将加快推进治水营城重点项目前期筹备与开工建设,强化施工高峰期的统筹协调,确保已开工项目按序时进度高效推进;持续落实资金筹措机制,保障项目资金需求,优化资金动态调配;严格执行“五位一体”管控机制和周调度、月考核、季度评估制度,强化全过程审计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凝聚全社会治水护水合力,确保各项治理任务落地见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生态支撑。
潜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宇锋,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田友福,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志力,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吴隽,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黄永出席发布会并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