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室建在流水线旁 建始工业园让务工子女与父母“零距离”度暑假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6日11:3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税浪、杨宝 通讯员王晶晶、樊家勤)“妈妈,看我们的手工!”8月14日下午,建始工业园旭森服饰二楼缝纫车间,11岁的俐婷和8岁的鑫蕊兴奋地举起手工作品,缝纫机嗡鸣声中,李玉兰匆忙抬头,对女儿们比了个大拇指,又继续赶制手中的服装,这是她今年暑假最熟悉的“安心节奏”。

微信图片_2025-08-15_225111_592.jpg.jpg

在厂房隔壁,由建始工业园创新打造的“车间课堂”里,二十多个孩子正专注地做着手工。记者看到,这个特殊的教室与生产线仅一墙之隔,一边是飞速运转的服装流水线,一边是书声琅琅的学习课堂,工业化效率与家庭温情在这里完美融合。

5fb288a6492de87bd7b491b21424c45f_1537X1047_20250815230555

“一到暑假,车间里不是这个请假回家看孩子,就是那个要抽时间辅导作业,真是急人!” 建始华鑫箱包负责人李总的感慨,道出了园区企业的共同困境。数据显示,往年生产旺季时,约10%的员工因子女照护问题集中请假,部分熟练工更是因此离职,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稳定。

园区员工多来自周边乡镇,子女常年留守农村,暑期成了 “真空期”,孩子无人照看、学业无人辅导,甚至存在溺水等安全隐患。

“每次视频,孩子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忍不住掉眼泪。” 缝纫工张大姐视频时总被孩子问得落泪,这种成长缺失的愧疚,是流水线上难以缝补的裂痕。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陪伴,易出现心理问题、学业落后,甚至遭遇意外,成了两代人共同的 “成长之困”。

微信图片_2025-08-15_224931_562.jpg.jpg

如何让员工安心、孩子开心、企业省心?

面对三重诉求,建始工业园区联合工会、妇联、团委、教育部门及企业,共同探索出 “车间课堂” 这一可复制的创新模式。工业园鼓励企业利用闲置的会议室、培训室,改造成安全明亮的临时空间,共企业员工的孩子们学习。这些部门负责帮助企业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和有特长的员工家属,负责辅导学生课业,还开设绘画、音乐、手工等兴趣课,并融入消防演练、防溺水讲座等安全课程。

旭森服饰是建始工业园从浙江招商来的企业,之前也鼓励职工带娃上班。今年搬入新厂房后,该企业特地改造了一间能容纳40人的教室。7月11日,该企业的“车间课堂”正式开课。

“觉得妈妈挺辛苦的,以前上班还要操心我们的安全、作业和生活。”“现在在工厂宽敞的教室里就能学手工、写作业,还可以和妈妈一起上下班。”刘俐婷和刘鑫蕊两姐妹是长梁镇广龙中心小学的学生,两人边做着手工边懂事地说道。

35岁的李玉兰是刘俐婷和刘鑫蕊的妈妈,“娃娃的作业有人管了,生活也安排得好,我在工位上抬头就能看到娃娃的身影,能安心地做事。”说起“车间课堂”,李玉兰满是称赞。

微信图片_2025-08-15_224925_235.jpg

“我们来一个多月了,今天学的是手工,四大发明我已经完成了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薛伊一是业州镇二小三年级的学生,开课第一天她就和哥哥薛景行来学习了。薛景行说在“车间课堂”很有收获,“来到这里后,我有一些不会的题,都可以请教这些志愿者老师们,能够学到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为方便家长带孩子上下班,大学生志愿者实行轮班制,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8点。志愿者金思雨和杨蓓蕾表示,这种工作既能锻炼自己,也能帮助小朋友和家长,使她们很有成就感,让自己和小朋友的暑假更有意义。

“车间课堂” 的成效立竿见影,旭森服饰后勤部负责人张艳梅介绍,孩子自从进入“车间课堂”,大部分企业员工实现全勤工作,收入明显增加。暑期员工到岗率也从85%提升至98%,产能直接提升15%。这一数字恰好抵消了往年因员工请假导致的产能损失,形成良性循环。

微信图片_2025-08-15_225116_327.jpg.jpg

建始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车间课堂”开课以来,整个园区范围内,员工因孩子问题的请假率下降70%以上,关键岗位流失率显著降低,“车间课堂”已成为园区招工引才的“暖心名片”。

“现在客户都说我们的产品‘连线头都难看见’!” 旭森服饰负责人黄小雪感慨,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千金难买,他们安心顺心了,工作质效也就提高了,对企业和职工是双赢。

晚上,下班的铃声与放学的欢呼同时在园区响起。流水线上的妈妈们洗净双手,径直走向教室,而孩子们早已举着手工作业在门口等待。在这里,工业化与人文关怀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当“共同富裕”的宏图遇见“乡村振兴”的细节,“车间课堂”给出了最朴素的答案,那便是把教室建在流水线旁,让发展成果真正留在劳动者的笑容里。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