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震碎了封建帝制;1925年,中山舰的汽笛悠扬诉说着海权之梦。百年后,当我们驻足辛亥革命博物院,那些静默的文物正与时代对话——从内河炮舰到太空站,从老铁轨到高铁网,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里勾勒和描绘的壮阔图景,已在新时代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海权梦碎”到“深蓝崛起”
中山舰博物馆内中山舰舰身上至今仍保留着1938年武汉会战时的弹洞,这处导致中山舰沉没的致命“伤口”,曾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孱弱。它最初是清政府向日本订购的炮舰,后经民国改造,却最终在长江上被日军击沉。
如今,当我们站在辽宁舰宽阔的飞行甲板上,看着歼-15战机呼啸升空;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惊艳世界,国产航母实现了由“跟跑”向“并行”的跨越。百年前,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写道:“海权者,强国之基也。”他或许无法想象,百年后的中国海军,已从“长江舰队”走向“深蓝舰队”,从“买舰救国”到“造舰强国”。中山舰的舵盘曾指引它于内河航行,时过境迁,国产航母正在辽阔的海域激起波涛。
从“铁路救国”到“高铁立国”
京汉铁路的历史坦诚地呈现在博物馆的展览中,这条由外国资本控制的铁路,见证了20世纪初中国铁路发展的艰难起步。孙中山曾将铁路视为“实业救国”的命脉,规划了10万英里铁路网,却因时局动荡未能实现。
百年沧桑巨变。如今,“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飞驰在京广高铁上,恰与当年的京汉铁路隔着时空遥相呼应。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4.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有余,不仅实现了孙中山“使中国全境四通八达”的夙愿,更创造了“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的现代奇迹。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年列强通过铁路掠夺中国资源,如今中国高铁却成为“一带一路”上最靓丽的名片。从肯尼亚蒙内铁路到印尼雅万高铁,中国标准正“走出国门”,不断刷新全世界轨道交通的阵脚。这种转变,恰如孙中山所期待的“以民生主义行实业计划”——过去用以掠夺的手段已变为现在共谋发展的纽带。
从“汉阳造”到“中国芯”
辛亥革命博物院展柜中展示了一杆“汉阳造”的旧枪,枪身上的斑驳锈迹似在诉说中国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1890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却难以量产合格钢轨。而今天,武汉长江存储的3DNAND芯片,正挑战全球半导体格局;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快舟火箭”,也在湖北“升空”,服务全球商业航天。
时间的河流日夜奔流,而科技的星光照亮了祖国复兴的路,“中国天眼”扫描星空,“北斗”环绕天下,“华为麒麟”破茧重生……跨越的时间洪流,“汉阳造”的沧桑枪管与“中国芯”纳米级制程宛如时代写照并肩而立;汉阳铁厂的烟囱虽早已熄灭,但光谷的“马蹄莲”大楼正点亮崭新的未来。这场震撼的时空对话,不仅见证了今日中国创新成果的璀璨,更诉说着一份并非朝夕之功的历史积淀。
真正的纪念,不仅仅是沉湎历史,而是让文物成为未来的注释与见证。面对那些被时间封存的文物,指尖触及的不仅是百年前的烽火硝烟的余温,更是一个民族从觉醒到复兴的壮阔征程。从长江内河到星辰大海,从“振兴中华”的铿锵呐喊到“民族复兴”的坚定脚步,在这条跨越百年的征程上,始终闪耀着不曾褪色的信念:一个敢于挣脱桎梏、创新求索的民族,终将续写传奇、赢得未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姜洁(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人民检察院)
责编:叶辉
为了让更多公众参与、展示个人作品,本次大赛征集预计将持续至8月底,经综合评审后,将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同时择优在主流媒体和博物院宣传平台进行专题展示。
投稿请发送至指定邮箱 xhgmwwcbds@163.com,邮件标题需按【辛亥革命文物传播作品征集】类别 + 姓名(集体名)+ 参赛作品标题规范填写,内容备注联系方式。
点击链接,参与百年辛亥 民族丰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文物传播大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