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冒充警察办案 伪造检察文书 民警成功阻断两起电信诈骗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08:44 来源: 十堰晚报

前不久,我市发生了两起针对老年人的电诈案件。好在民警及时赶到,帮老人守住了“钱袋子”。民警提醒,记住“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点击”,守好养老钱,安享幸福晚年。■ 文、图/ 记者 罗伟 通讯员宋建斌

好险,假警察差点骗走15万养老钱

8月11日上午,市公安局张湾区分局汉江路派出所接到预警:74岁的独居老人王某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正在银行取现金。民警火速赶往银行,同时联系上王某的儿子,一起前往劝阻。

在银行柜台,王某正准备取出自己的15万元定期存款,且主动放弃利息。面对民警询问,王某以“取钱住养老院”为由搪塞。经深入了解,民警凭借经验,迅速判断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

原来,王某几天前接到自称“上海公安”的诈骗电话,称她的身份证被用于洗钱犯罪,需缴纳15万元才能“洗脱罪名”,否则公安部门将对其实施“抓捕”,还可能影响到子女。骗子要求王某办理新的电话卡“专线”联系,并严令其取款时不得携带手机,要对所有人保密。

民警和王某的儿子经过3个多小时耐心劝说,终于说服王某放弃取款。

当日中午,骗子再次与王某视频通话催促其转款。王某儿子发现后,立刻拿起手机接听,发现接电话的不是王某本人,对方当即挂断了电话。

为了防止王某再次受骗,当日下午,民警将王某请到社区警务室,向其逐条拆解骗局。在民警的耐心讲解下,王某幡然醒悟,说:“要不是你们认真负责,我多年攒下的钱就没了。”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转账就是诈骗。

好笑,“警官”竟命令老奶奶买电饭锅

7月15日,房县王奶奶接到电话,一个自称“周警官”的男子在电话那头语气严厉:“你涉嫌参与一起巨额诈骗案,已被列入调查名单,若不配合将面临拘留!”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王奶奶瞬间慌了神。对方紧接着抛出一系列“利害分析”,更是让王奶奶陷入恐慌。

“周警官”随即话锋一转,声称自己认识某公安局的“胡警官”,可帮忙摆平此事,王奶奶只需申请“资金优先清查”便可洗清嫌疑。惊魂未定的王奶奶连忙按照指示联系“胡警官”,对方以案情敏感为由,严禁她向家人、邻居透露半个字,否则罪加一等。

为切断老人与外界联系,骗子进一步设局,要求王奶奶购买新手机、新电话卡专供案件沟通,并下载远程控制软件。在骗子的哄骗下,老人一一照办,彻底落入对方设计的陷阱。

7月17日,王奶奶按照骗子的引导,到房县某酒店开了一间客房。随后到银行将自己账户中的28.7万元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全部转入新办的银行卡中。骗子紧接着要求她用28.7万元存款分批购买金条,放在酒店客房等待办案人员提取。

王奶奶前往县城一家金店购买金条,当店员询问其用途时,她神色慌张、语无伦次。店员发现老人打电话时总是躲到角落,声音带着哭腔,觉察有异,随即拨通了报警电话。

而此时,“胡警官”竟要求王奶奶买一个电饭锅,理由是“办案需要”。这个要求让王奶奶产生了怀疑:“警察办案怎么会要老百姓买电饭锅?”她偷偷联系女儿说出实情,女儿随即报警。

接警后,房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酒店。敲开房门时,王奶奶正坐在床边不知所措。民警一边安抚老人,一边核对资金流向,确认28.7万元尚未被转移。“你们到底是谁?敢冒充警察诈骗!”民警当场拨通骗子电话。听到民警的声音,电话那头的“胡警官”慌忙挂断电话,再也联系不上了。

支招:“四不”原则保障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市警方积极创新宣传思路,拓宽宣传渠道,以“精准宣防、群防群治”为基础,扎实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反电诈宣防教育行动,筑起反诈防火墙,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但是不法分子常利用老年人信息接收有限、防范意识薄弱等特点,伺机实施诈骗。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这些常见诈骗手段需警惕:

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自称公安局、检察院办案人员,以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冒充电商客服诈骗。骗子冒充抖音、微信、保险公司或银行客服人员,谎称事主已开通会员服务,如不取消每月将自动扣费,诱导其打开屏幕共享实施诈骗。

养生保健诈骗。以“免费体检”“专家义诊”“特效药品”为诱饵,夸大疗效,诱骗高价购买劣质保健品诈骗。

冒充亲友诈骗。伪装成子女、孙子等亲属,编造车祸、生病急需用钱等理由,诱导转账。

投资理财诈骗。以“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为噱头,承诺高额回报,骗取钱财。

反诈民警支招,记住“四不”原则,防止上当受骗。不轻信:对陌生来电、短信、网络信息保持怀疑,不轻易相信“官方”“中奖”“紧急求助”等说辞。不透露:绝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转账:涉及资金转账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家人核实,或前往银行网点咨询工作人员。不点击: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防止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窃取信息。

警方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不贪图小利,对涉及钱财的事多与家人商量。子女应多关心父母生活状况和财务状况,定期传授防骗知识,建立家庭防护机制。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若遭遇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民警为王某拆解骗局。

骗子伪造的检察机关资金清查令。

民警向王奶奶详细讲解诈骗常见套路。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