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鄂州第三届网评大赛⑱】漫评:欲问支点何处寻,春风先渡望鄂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16:02 来源: 荆楚网

鄂州,这座“块头”不大却蕴藏无限潜力的城市,肩负湖北对外开放和发展的战略使命,凭借战略支点、物产支点、创新支点、文化支点和精神支点等优势,在历史与未来交汇的节点上,积极践行“支点建设,鄂州作为”的使命,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

战略支点:通衢之地,枢纽提能

鄂州位于中国中部,北达豫皖,南通湘粤,东连吴越,西接巴蜀,是长江中游文明走廊、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境内万里长江奔腾,百里长港蜿蜒曲折,观音阁屹立江心千年不倒,见证着这片土地深厚的自然和文化积淀。自帝尧时期的樊国、殷商时代的鄂国,至三国吴国,鄂州始终凭借“襟江带湖,拥枕名山”的区位优势,扮演着“南北交通枢纽”和“东西商贸重地”的重要角色。战国时期,作为楚国重要商业中心,鄂州开辟了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完整商业水陆通道,为成为战略支点奠定了历史基础。

往事越千年,鄂州迎来新时代发展的高光时刻。以花湖国际机场为核心,构建起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重要城市群的1.5小时飞行圈,机场实现16种运输模式常态化运营,依托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全天候通关机制,单架次货机通关仅需15分钟,有效保障跨境电商货物隔日送达全球。机场周边20公里范围内集聚3个地市级中心,100公里内涵盖7个国家级开发区,辐射鄂东千万人口。鄂州公路密度居全省首位,铁路密度位列第二,并建有国家一类水运开放口岸和17.8公里水岸线。水、陆、空三条“丝绸之路”在此交汇,构建起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辐射最广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全球航空货运关键节点,不仅推动湖北从内陆城市迈向开放前沿,也为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物产支点:鱼米之乡,城乡共融

鄂州物产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百湖之城”美誉,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物资供给中心。历史上,这里因铜铁资源富集,成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兵器制造地,为孙权建都及水军强盛提供了坚实保障。而武昌鱼更是鄂州最璀璨的名片,从“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历史典故,到毛泽东主席“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豪迈诗句,再到以155道鱼肴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鄂州,将物产与文化深度融合,持续书写物产支点的辉煌。

如今,作为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和综合改革示范区,鄂州正以创新驱动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全力推进武昌鱼、大闸蟹、南碛湖牌大米、华苑粮油农家香米等重点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形成“区域公共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绘就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图景。在推进产业振兴的同时,鄂州兼具生态保护与城乡融合,激发内生动力,共建繁荣美好家园,切实筑牢物产支点的坚实基础。

创新支点:工匠精神,智造未来

鄂州,历来是技术创新的沃土。春秋战国时期,能工巧匠们早已掌握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所制青铜器造型精美,锋芒千年犹存,展现出卓越的工艺水平。东晋时期,葛洪在此炼丹,在古代伏火硫黄法的基础上发明硝雄混剂,成为早期化学实践的重要突破。这些深厚的技术积淀,为鄂州现代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葛洪炼丹之地转型为“炼芯”之所,正加快建设成为万亿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承接地。鄂州精准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与光谷共建100平方公里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着力推动交通、创新、产业、民生一体化,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同时,鄂州启用(北京)离岸科创中心,有效链接首都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前沿技术落地生根。随着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鄂州正稳步跨入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的新阶段,一幅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文化支点:楚韵流芳,德泽绵长

鄂州承载千年文脉,自千年吴都至空港新城,再到乡愁鄂州,始终延续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湖北“鄂”之简称的来源,这里被誉为“湖北之根、武昌之源”,更是闻名中外的“古铜镜之乡”和“三国文化之乡”。从熊渠封子为鄂王,到孙权、岳飞在此争雄称霸,再到李白、苏轼等文人墨客留下传世诗篇,鄂州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烟雨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这里出土的青瓷鳄鱼,是湖北迄今最早的鳄鱼形象资料;屈原诗句“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为这片土地注入永恒文学光芒;孙权建都所遗吴王城、武昌宫、凤凰台等古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题咏;苏轼的诗文、东坡饼、雕花剪纸等非遗记忆,共同构筑鄂州的文化记忆。这些珍贵遗产不仅是城市的精神源泉,更赋予了鄂州儿女深厚的文化自信,激励着代代鄂州儿女在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

精神支点: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鄂州儿女的血液中,流淌着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首创精神。熊渠封子为鄂王,展现出“不服周”的勇气;孙权“以武而昌”,彰显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近代以来,从武昌首义到中国共产党湖北早期组织的成立,再到人民军队的诞生,鄂州儿女始终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深深烙下了鄂州儿女奋进的足迹,1990年,全省首家开发区在此落户;2008年,成为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2011年,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综合改革示范区,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

鄂州儿女顾全大局、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同样令人钦佩。面对特大洪水,鄂州主动对牛山湖实施破垸分洪、退垸还湖;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建设中,建设者们顶着“中部能否建成货运枢纽”的质疑,用98天完成航站楼结构封顶,让“不分洪也要赢”的信念照进“天空出海口”的现实。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鄂州率先在梁子湖开展禁捕工作试点,近3000位渔民转产上岸。这些行动深刻诠释了鄂州儿女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实干作风,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精神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鄂州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物产资源、精湛的工匠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快“两区一枢纽”建设,向内重构产业链,向外开辟新赛道,向上突破技术壁垒,创出了一条破局突围之路。展望未来,鄂州将继续发挥“得中、得圈、得天”的独特优势,加速融入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以自信的姿态主动拥抱世界。我们坚信,鄂州必将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的核心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省社科联“文安平”网评团队)

漫画:彭佳颖(湖北美术学院“五十三梯”漫评团队)

责编:阮琼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