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金伟忠 丁志 武甜甜)为切实筑牢高速公路站口安全管控防线,有效遏制行人、非机动车及超限车辆违规闯入高速的现象,提升站口安全通行系数和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湖北交投鄂西北运营公司十房运营中心以管理模式革新为契机,在收费现场人员精简、智能设备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将入口安全管控作为守护道路平安的“第一道防线”,以“织密安全网、筑牢防护墙”为核心,多措并举强化入口安全管控,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通行环境。
智能补位 破解“人少事多”管控难题
“以前收费现场需要专人盯着入口车辆,遇到车流高峰经常忙不过来,现在有了智慧云亭,一台设备能顶好几个人的工作量!”该公司十房运营中心官山收费站刚完成交接班的收费员陈娟娟,指着“智慧化云亭”感慨道。十房运营中心创新小组自主研发的行人上高速报警器、夜间警示投影灯、双开制栏杆机以及收费现场改造的智慧云亭、一键报警器、云端执法记录仪。当系统检测到行人上高速时,报警器会自动触发报警,夜间警示投影灯在夜间会在车道投射出更加醒目的“禁止行人、非机动车上高速”的警示字样,现场人员通过智慧云亭,足不出亭就可对收费对入出口广场、车道、院内等多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精准掌握车道通行状况以及设备运行状态,大大提高了现场管控人员的安全与高效。
机制重塑 构建“集约高效”管理体系
集约化管理不是简单的人员减少,而是通过流程优化、责任重构,让每一个岗位都发挥最大效能。为适应新模式下的入口安全管控需求,该公司十房运营中心对原有管理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打破“收费站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将辖区内的4个收费站进行统筹管理。集中调配机电、养护、收费力量,实现“一片区一中心、一中心管多站”的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建立“管控责任清单”,明确片区管控中心、收费站、现场工作人员的三级管控职责,将入口违规车辆拦截率、隐患处置及时率等核心指标纳入考核,实行“日通报、周总结、月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在日常管理中,该公司十房运营中心还推行“弹性排班+跨站支援”制度。根据各收费站车流高峰时段,动态调整工作人员排班,当某个收费站出现车流激增或设备故障时,片区管控中心可立即调派周边站点人员进行支援,确保入口管控“不断档、不缺位”。
协同联动 凝聚“多方合力”守护安全
“入口安全管控不是一家的事,只有联合多方力量,才能织密织牢安全网。”该公司十房运营中心副主任王大伟说道。中心深化“一路多方”合作机制,搭建了“联勤联动平台”,当出现恶意冲卡、暴力抗法等突发事件,能够快速请求外力支援,依法依规处置,共同维护入口安全秩序。针对节假日、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段,十房运营中心还与公安交警部门建立“联合巡逻机制”,对重点路段入口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服务暖心 让智能管控更有“温度”
“本以为智能设备会很‘冰冷’,没想到工作人员的服务还是这么贴心!”来自陕西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因不了解超限标准,驾驶超限车辆来到房县收费站入口,工作人员不仅耐心向他讲解政策,还帮他查询了附近的合规卸货点,并联系了货运公司帮他转运货物。
在推进智能化管控的同时,该公司十房运营中心始终坚持“管控与服务并行”的理念,在站口设立“爱心小屋”,里面陈列着司机出行所需的一应物资,热水、手机充电器、简易医疗包、便民工具箱等应有尽有。“爱路—AiLu”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不断开展路线指引、应急救助、政策咨询和环境清理等活动。这样的努力,不仅优化了服务质量,更体现了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作为,致力于打造“畅、安、绿、智、美”的高品质出行环境。让智能管控充满了“人情味”。
据了解,目前在鄂西北运营公司所辖十堰区域650公里高速公路沿线35个收费站入口,智能设备日夜不停地“站岗执勤”,工作人员贴心地“服务司乘”,共同守护着每一位司乘的出行安全。湖北交投鄂西北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公司十房运营中心将继续以集约化管理为抓手,不断探索“智能+安全+服务”的融合新模式,让入口安全管控网越织越密,助推山区高速公路出行更便捷、更安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