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斤卖”到“论克卖”的价值跃迁。清江鱼子酱按克计价,单克售价超黄金;冬虫夏草以“鲜活”形态直供高端市场;宜都蜜柑品牌价值49亿元,宜红茶飘香欧盟……湖北宜都的农产品正经历一场从“土疙瘩”到“金招牌”的蝶变。这背后,是宜都以“支点思维”撬动品牌强农的战略实践——以生态为基、科技为刃、文化为魂,将小农产品锻造成富民强村的“硬支撑”,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生态筑基,绿色转型释放品牌红利。宜都的崛起,始于一场“断腕式”转型。曾受困于“化工围江”的工业重镇,以生态修复重构发展逻辑:清退沿江化工企业,将碧水还给长江,让沃土孕育精品。生态资源转化为品牌资产的路径清晰可见:清江鱼子酱:依托清江一类水质,首创全人工循环水养殖体系,实现鲟鱼“零污染”生长。年产鱼子酱120吨,占全球份额30%,成为米其林餐厅的“黑色黄金”。冬虫夏草:突破雪域高原限制,在江畔实验室模拟生态,实现年产63吨“鲜活虫草”,产值近百亿元,领跑全国新赛道。绿水青山不只是风景,更是品牌溢价的源泉。宜都以生态标准筑牢品质护城河,让“好水养好鱼、好土育好草”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品牌烙印。
科技赋能,产业链升级锻造品牌内核。传统农业“低效、低值”的困局,被科技与全链思维破解。柑橘“吃干榨尽”模式,一颗柑橘经土老憨等龙头加工,分解为鲜果、橘醋、陈皮、休闲零食,附加值提升300%。果渣变零食、橘皮成药材,“零废弃”链条带动万户增收。冬虫夏草“实验室革命”,8年科研攻关、260名专家扎根,突破人工繁育技术,让珍稀资源“飞入寻常车间”。科技是农业品牌的“隐形翅膀”。宜都通过“产学研用”闭环,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证明传统农业也能培育出“高精尖”。
文化铸魂,农文旅融合提升品牌溢价。品牌的高度,最终由文化底蕴决定。宜都深挖“农文旅教”融合价值。讲好历史故事,宜红茶借“百年贡茶”文化底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品牌价值11.36亿元,成为湖北茶文化“出海”名片。打造体验经济,建设“三峡长颈鹿乐园”“鲟龙湾文旅区”,将茶园、橘园变为研学基地。游客采茶制茶、果园观光,带动二次消费,文旅营收破亿元。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触点”。当消费者为故事买单、为体验驻足时,农产品便从商品升华为情感载体。
宜都的实践印证了三条铁律:生态是底线更是高线,洁净水土是高端品牌的“第一车间”;科技是变量也是增量,精深加工让农产品告别“原字号”低价竞争;文化是软实力更是硬支撑,农文旅融合让品牌“活起来”“走得远”。
支点虽小,能撬千斤;品牌虽虚,可值万金。宜都以“酱草柑茶”四张名片,书写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更昭示着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品牌强农”的创新基因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绪文(枝江市委党校)
责编: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