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湖北肩负“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时代使命的关键节点,年轻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生力军”、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当以使命为帆、初心为舵,从“三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荆楚大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传承大别山精神,在“坚定信念、胸怀全局”中坚守初心使命。大别山的层峦叠嶂里,回荡着“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的雄浑号角,也埋藏着“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革命诗篇,要学习并传承好大别山精神,立足岗位找准服务湖北支点建设的切入点。同时,要牢固树立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的革命信念,自觉向焦裕禄、孔繁森、石光银等先辈学习,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捍卫青年干部就职入岗的铮铮誓言。
植根抗洪精神,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汇聚同心伟力。“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一直以来,省委带领全省人民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推改革、促融合、惠民生、防风险、提效能,一路荆棘,一路繁花,无一不是依靠共克时艰,众志成城。身为年轻干部,要不断开拓思维,汇聚合力。在开展招商、服务企业时,就要从全产业链着手,推动延链、扩链、强链,带动整体能级提升。推动产业壮大时,就要会同企业、高校、研究所、专家等主体,促进“产学研用”一体攻坚,带动整体提升。同时,要进一步打开思维,着力促进“轨道上的长江中部城市群”“运河上的鄂湘赣”“科研上的中三角”,着眼全局汇聚力量。
弘扬抗疫精神,在“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中践行为民情怀。人民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一切工作的落脚。因此,我们要广泛汇聚民智民力,在工作的谋划、推进、落实、监管等全环节中融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做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大力发展民生产业,着力聚焦“衣食住行医教养”等关键环节,躬身入局、务实求效,开创出一大批类似智能诊疗、远程教育、云上政务等数字化惠民运用场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荆楚大地从来不乏精神力量。既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更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时代品格。从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到和平时期的惊涛骇浪,再到新时代的战“疫”攻坚,“三大精神”正是这片土地精神基因的当代传承,是荆楚人民血脉中流淌的精神密码。当6100万荆楚儿女以“三大精神”为指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将汇聚成推动湖北支点建设的磅礴伟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洋(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