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盏花灯为木兰花乡的夜空镀上暖光,当《云中战歌》实景剧的豪情在木兰草原上激荡,当年接待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当36万黄陂人借文旅捧起“幸福饭碗”......这一组组鲜活场景与振奋人心的数据,不仅是黄陂文旅从“单点景区”到“全域旅游”,从“季节限定”到“四季常青”的蜕变见证,更是黄陂跳出“就旅游谈旅游”,以文化激活资源、以创新拓展边界、以惠民锚定价值,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上,走出一条兼具“热度”与“深度”,“流量”与“留量”的特色发展之路。
文化铸魂,让木兰IP绽放时代光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黄陂区深挖木兰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在木兰草原,大型实景剧《花木兰·云中战歌》再现“木兰从军”的壮怀激烈;在木兰不夜城,古色古香的“东市”“西市”让游客仿佛穿越千年;大型舞剧《花木兰》走进国家大剧院并赴海外巡演,让黄陂文化名片走向世界。木兰云雾山杜鹃节、木兰草原风筝节等系列文化节会“热辣滚烫”,实现了木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黄陂文旅产业注入了持久生命力。
业态创新,从“一日游”到“多日留”。“旅游+”的整合带动,推动形成了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业体系。抢抓夜经济快车,打造夜草原、夜奥莱等多个夜消费场景;大力发展漂流等水上项目,让夏日旅游实现“清凉一夏”;抢抓冰雪业态,建成华中最大、全国第三的室内滑雪场——甘露山国际滑雪场,填补冬季旅游项目空白;抢抓民宿发展“风口”,全域布局2000多家“宝藏”民宿,让游客“不出黄陂、住遍各地”。这种“文旅+产业+四季皆可游”的产品体系,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提高了旅游综合效益,实现了从“过境地”向“目的地”的转变。
惠民共享,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惠民共享。黄陂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让文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黄陂居民免费游黄陂旅游景区的惠民政策,让全区人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旅游景区周边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黄陂文旅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随着“空铁联运”模式的落地,黄陂正成为武汉通向世界的“客厅”。木兰不夜城的灯火、木兰湖的碧波、木兰山的巍峨、木兰草原的辽阔,正随着“木兰游”品牌走向世界。黄陂文旅的创新发展实践证明,文旅产业不仅是拉动经济的“强引擎”,更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幸福路”。这种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既让乡村更美、产业更兴,让百姓更富,不仅为中国文旅融合提供了生动范例,更为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艳伟(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黄陂区委组织部)
责编:陈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