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两轮“安全锁” 新国标守护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16:5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这场关乎超4亿用户的标准升级,最让消费者关注的一条新规莫过于“车速超25km/h自动断动力”的设计,从技术上堵死了“私自解速”的可能,加上电池防篡改、北斗定位等新强制要求,给老百姓的短途出行上了道硬核“安全锁”。

作为普及率极高的代步工具,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4亿辆,是不少人通勤的刚需型交通工具。方便背后,安全隐忧却屡屡刺痛人心,劣质电池充电自燃烧穿楼道、超标车超速骑行撞伤人、私加电池引发电路起火……这些事故,不仅让无辜者受伤,更暴露了该行业长期存在的“重便利、轻安全”问题。

乱象的根源其实不难找。一端是部分企业逐利忘责,为压成本用劣质配件,甚至生产超标车流入市场;另一端是有些用户图跑得快,私拆限速器、加装电池,把合规车改成了马路杀手。供需两端的侥幸心理,让安全标准成了“稻草人”,也让行业发展偏离了安全优先的轨道。

新国标的落地,瞄准了这些痛点。电动机限速锁死,从技术上杜绝超速;关键部件防篡改,卡住生产端的歪心思;北斗定位和动态监测,让车辆安全状态可追溯,这套组合拳,不仅能倒逼行业升级,更能从源头降低事故风险,本质上是给老百姓的出行安全兜底。

标准再好,落不了地也是“纸老虎”。让新国标真正“长牙”,得靠多方合力,对生产企业,常态化飞行检查不能松,发现超标产品就依法处罚、勒令退出,倒逼企业守住技术底线;对消费者,要多渠道普及安全知识,让大家明白改装车的风险,从需求端压缩违规市场;在路上,交管部门得加强抽检,查到私自解速、加装电池就曝光处罚,用典型案例形成震慑。

电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载着的是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只有让标准真落地、监管不缺位、用户守规矩,才能把安全防护网织得更密,让每一次骑行都能安心出发、平安抵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艺(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积玉桥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