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京8月29日电 (许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尽管战争已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那段被战争撕裂的岁月在每个亲历者身上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他们用血与泪的记忆警示后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深重苦难,人类应该永远铭记战争原因和教训,正视历史,绝不让类似悲剧重演。
在日本的一家养老机构,清野明(左)和若生丰美(右)正在一起做手指操。人民网 许可摄
日本侵华战争遗孤在战争中痛失亲人、流落异乡,被善良的中国民众收养,在爱与和平中重获新生。“战争导致无数家庭离散,很多人在战争中去世,这是非常残忍的事情。”今年84岁的清野明提起当年的战争,声音里满含沧桑。他的父亲在战争中去世,他和妹妹跟随母亲逃难,途中妹妹因喝了脏水患上痢疾,永远留在了那片山林里。
若生丰美5岁时便跟随父母和两个姐姐来到中国,战争的炮火无情地夺走了她母亲的生命,父亲则应征入伍前往其他战区,年幼的她和姐姐们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一说到这里就想哭”,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她哽咽道。
池田澄江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 许可摄
在战争阴影的笼罩下,人性的光辉从未黯淡。几位日本遗孤在受访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他们的中国养父母,言语中充满了感恩与敬爱。池田澄江泪光闪烁地说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养母,时时刻刻都记在我的脑海里。”8岁时,池田澄江得知自己是日本人的后代,这个身份曾让她感到羞耻和悲伤,是养母温柔地开解她。没上过学甚至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养母,用一颗善良的心教会了池田澄江做人的道理。“如果没有养母,就没有现在的我。”如今池田澄江作为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理事长活跃在中日友好的第一线,积极为日本遗孤争取权益、组织中日友好交流活动。
佐佐木弘志在一笑苑的墙报前。人民网 许可摄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后,日本遗孤陆续回到日本寻亲。由于语言不通和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等,遗孤们很难完全融入当地社会。由遗孤二代创办的养老机构一笑苑,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安心养老的场所。一笑苑负责人佐佐木弘志表示,作为遗孤后代,他们的身份介于中日之间,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超过旁人数倍的努力。
所有的苦难最终都化作了对和平最朴素的渴望。“和平第一”“如果没有战争,大家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希望世界和平,所有人都能像兄弟姐妹一样和谐相处,每个人都面带笑容”……这是所有受访者的心声,也是战争亲历者跨越历史伤痛,对未来最真挚的祈愿。
日本遗孤的人生经历,是军国主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缩影,也是中国人民心存善良、胸怀宽容的生动写照。这些战争的幸存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战争造成的伤痛难以抚平,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珍爱和平,只有这样才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