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十堰中小学今日全面开学 多所新改扩建学校投用 新增13590个学位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09:37 来源: 十堰晚报

今日,我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开学,沉寂近两个月的校园将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迎着秋日的晨光,学生们重返课堂,开启新学期的学习旅程。■ 文/ 记者 徐国文 图/记者刘成臣

新生入学仪式别开生面

昨日上午,市人民小学朝阳路校区洋溢着温馨而热烈的气氛。当日,该校247名一年级新生迎来入学仪式。

当日早上7时许,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背着崭新的书包,怀着期待与好奇走进校园。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该校特别组织由教师和高年级同学组成的欢迎队伍,从校门口延伸至操场,笑容与祝福一路相随。

入学仪式别开生面、意义非凡。学校设计了“点朱砂启智”、传统拜师礼等环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无人机表演在空中划出绚丽轨迹,为孩子们献上一场视觉与心灵盛宴。这场融合古今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拉近了新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求知与探索的种子。

近日,记者走访多所中小学了解到,为迎接新学期,各校早谋划、早准备,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校园环境整治、设施设备检修等各项工作,全力营造安全、整洁、温馨的育人环境。从课程安排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细致到位,确保新学期顺利起航。

记者了解到,开学第一天,各学校将围绕爱国主义、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等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

多所新改扩建学校投用,新增学位13590个

据了解,为持续扩大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城乡教育布局,今年秋季学期,十堰城区多所新建、改扩建学校正式启用。

厦门路学校位于十堰紫霄组团七里垭片区,为我市重点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预设小学48个班、初中24个班,可满足3600名学生的就学需求。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十堰高新区实验学校共设31个标准班,还配备了陶艺室、钢琴室、3D创客室、物化生实验室等多功能空间,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火箭路学校为新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位于张湾区马家沟片区,总建筑面积46190平方米,规划建设60个教学班,可提供3000余个学位。今秋启用的小学部共有36个教学班,可容纳2000余名小学生。

除了新建学校外,多所学校进行了扩建。如市实验中学朝阳路校区从原有的13个教学班扩建至3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200个;市人民小学朝阳路校区从原有的19个教学班扩建至3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900个;市重庆路小学从57个教学班扩建至84个教学班,新增1400个学位。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全市已竣工并于秋季开学交付使用的教育项目16个,新增学位13590个,其中新增学前学位990个、义务教育学位9900个、高中学位2700个。

此次新(改、扩)建教育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优化我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扩大资源紧缺区域公办学位供给,切实缓解“入学(园)难”问题、化解“大班额”矛盾,助力提升公办园覆盖率与高中阶段“渡峰”学位供给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材有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秋季一年级语文教材出现新调整。

十堰市优秀教师、市人民小学教联体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佩介绍,新修订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识字量由原来的300个字调整为280个字,减少20个字。相应地,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分别增加10个字,以保持小学阶段“认读3000字、书写2500字”的总体要求不变。

“这一调整虽看似微小,却明显降低了一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识字压力。”张佩说,这一变化不仅是数字上的微调,更体现了教材编写对儿童认知规律的尊重,“识字量降了,课文数量也相应减少,教学节奏更从容,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夯实基础、培养孩子的兴趣。”

张佩介绍,每一年语文教材都会有一些调整,修订方案继续贯彻三大思路:一是紧扣时代要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与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明确责任;二是强化情境任务设计,增强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三是突出单元整体性,优化阅读与表达的梯度结构,体现“从读到写”的教学路径。

张佩认为,这一调整符合当前政策导向,有助于在语文启蒙阶段营造更加宽松、高效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感。

随着一批新校舍的投入使用和教育资源的持续优化,我市正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卓越成才。

昨日,市人民小学朝阳路校区举行开学仪式,孩子们体验科技的魅力。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