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恩施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系统绘就和谐劳动关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18:3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田路、万晓宇)近年来,恩施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系统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沃土,以源头预防为基、基层化解为要、多元协同为翼,通过“慧姐调解工作室”“酉水船家”调解室等特色平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在劳动人事争议化解领域探索出一条专业与温情并重的新路径。

温情调解暖民心:“慧姐工作室”解19名劳动者欠薪忧

“要是拿不到工资,家里下个月的生活费都成问题!”5月12日,建始县劳动保障权益维护中心接待大厅里,汪某等19名劳动者满脸焦虑,向工作人员诉说着共同的困境——他们所在的当地某鞋业公司,因受中美关税战影响导致货品滞销,拖欠了他们10.1069万元劳动报酬,多次协商无果后,大家只能求助维权部门。

接到投诉后,该中心便将案件委托给经验丰富的“慧姐调解工作室”。工作室调解员深知欠薪对劳动者的影响,立即启动“五心调解法”:先耐心倾听19名劳动者的诉求,用“挣钱不容易”的共情话语安抚大家的焦虑情绪,迅速建立起信任;随后马不停蹄核查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关键证据,顺利厘清企业欠薪事实。

在与企业沟通时,调解员并未一味施压,而是充分考虑企业面临的实际困境——货品积压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为此,调解员主动协助企业对接县就业局,咨询稳岗补贴、政策扶持等纾困措施,同时以“和为贵”的理念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劳动者靠工资养家,企业也在想办法渡过难关,咱们各退一步,才能找到共赢的办法。”

经过连续沟通协调,5月13日,在县“人社+工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见证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企业承诺限期内一次性支付19名劳动者被拖欠的报酬。

目前,该调解协议已通过建始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审查确认,既让劳动者无需经历漫长诉讼就能高效维权,也为企业留出了纾困缓冲期。

自2023年5月挂牌成立以来,“慧姐调解工作室”已成功调解案件431件,涉及金额超1182万元,凭借“耐心倾听、细心观察、真心沟通、公心调解、暖心服务”的工作作风,成为劳动者心中的“定心丸”、企业发展的“护航者”。

建始县“人社+工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评为“2024年度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为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树立了优秀典范。

跨省协作破难题:“酉水船家”调解室6天追回薪资1.77万元

“没想到在湖北的调解室,能帮我要回湖南企业拖欠的工资!”7月18日,重庆籍务工者郝某拿着一面印有“为民办实事 热心解民忧”字样的锦旗,走进来凤县“酉水船家”调解室,向工作人员表达感激。

事情要从7月9日说起。当天,郝某急匆匆来到来凤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求助,称自己此前为湖南省龙山县一家公司提供沙发翻新服务,完工后公司却以“质量有争议”为由拖欠1.77万元工资,他多次跨省协商均无结果。考虑到来凤县与湖南省龙山县相邻,且两地已建立跨省仲裁协作机制,工作人员当即将案件移交至“酉水船家”调解室。

“酉水船家”调解室是来凤县与湖南省龙山县合力打造的跨省调解品牌,依托“酉水船家互助共济”的本土文化,专门化解跨省劳动纠纷。

受理案件后,调解员第一时间与龙山县涉案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先是用“船家行船靠互助,企业经营靠诚信”的通俗道理拉近距离,再拿出郝某提供的服务验收单、沟通记录等证据,明确指出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经过多次线上、线下协调沟通,7月15日,该公司负责人终于同意支付拖欠工资,并承诺3天内完成转账。7月18日,郝某顺利收到全额工资。

今年以来,“酉水船家”调解室已受理跨省劳动纠纷61件,成功调解50件,调解成功率超82%。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分流、就地化解矛盾”模式,该调解室不仅打破地域壁垒,更让跨省维权从“跑断腿”变成“少跑腿”,成为两地劳动者维权的“便捷通道”。

源头预防筑根基:精准普法让矛盾化解在萌芽前

“化解一起纠纷,不如预防十起矛盾。”恩施州人事争议仲裁系统始终将普法宣讲作为减少劳动争议的“源头工程”,针对企业和劳动者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普法“菜单”,从根源上降低矛盾发生率。

面向企业,仲裁系统组建“普法宣讲团”,走进全州上百家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工作人员结合“某电子厂因未签劳动合同赔偿8万元”“某餐饮企业因未缴社保被投诉”等典型案例,详细解读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关键条款,还为企业制定用工风险排查清单,帮助梳理薪酬结构不规范、考勤记录不全等常见问题。

“以前总觉得签不签合同无所谓,听完讲座才知道,规范用工不仅能避免纠纷,还能留住员工!”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听完讲座后感慨。

针对劳动者,仲裁员则用拉家常的方式开展普法——在社区广场设咨询台、在工地宿舍发普法手册,用“遇到欠薪该找哪个部门”“社保断缴有什么影响”等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法律知识讲得通俗易懂。

截至目前,全州仲裁系统已开展劳动者普法活动40余场,惠及劳动者数百人,让“依法维权、理性维权”观念深入人心。

从“慧姐工作室”的温情调解,到“酉水船家”的跨省协作,再到精准普法的源头预防,恩施州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系统实现从被动调解到主动预防、从单打独斗到多元联动的转变。

未来,全州仲裁系统将继续深耕调解一线,优化服务模式,让每一起纠纷都得到公正化解,让每一位劳动者都感受到法治温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贡献“仲裁力量”。


【责任编辑: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