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向继武、李申旗、杨如政)历经多年积怨、一度引发激烈冲突的一起土地纠纷,近日在建始县高坪镇成功化解。9月5日,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耐心协调下,双方当事人魏某红与魏某钊就土地边界问题达成一致协议,魏某红当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这起可能影响几代人关系的陈年矛盾终于尘埃落定。
二十多年前,魏某钊曾将自家一块荒地交由魏某红建房,当时两家关系和睦。然而,近年来,双方因剩余土地及相邻土地边界问题屡发争议,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发生肢体冲突,造成人身伤害。事后,公安机关依法对双方作出行政处罚,魏某红亦就人身损害赔偿问题向建始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审理期间,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和解。县人民法院依据案情实际,在开庭后将该纠纷移交至高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启动“诉中调解”机制。
高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后,镇司法所与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赴现场实地勘测土地,走访村干部和老邻居,全面掌握纠纷历史渊源与争议核心。首次面对面调解因分歧过大未能成功,但调解员并未放弃。随后,他们采取“背靠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依法依规进行解释,从法、理、情多层面反复疏导。
调解人员既援引《土地管理法》《民法典》中关于土地权属、相邻关系、侵权责任等条款,以案释法;又借“六尺巷”故事寓理于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珍惜往日乡邻情谊。经过多轮调解,双方当事人逐渐放下对立情绪,回归理性。
最终,魏某红与魏某钊自愿达成土地划界协议,并现场签字确认。协议签署后,魏某红主动向法院撤回起诉。调解专班还赴现场进行测量定界,确保调解结果落地实效。该纠纷的圆满化解,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更有效修复了社会关系,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高坪镇调委会表示,本案的成功调解,充分体现了人民调解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