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墨香润童心 扬帆启新程 ——曾都区文峰塔小学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12:25 来源: 随州日报

文峰塔小学领导班子合影

语文教师李义梦代表学校参加“曾都好课堂”赛课活动

英语教师程会娟参加曾都区第四届教研月活动

文峰塔学子深情演绎节目《这盛世如您所愿》

文峰塔小学扎染社团学生作品

文峰塔小学举办“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

文峰塔小学教联体送春联活动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黄玉玺

金秋时节的曾都区文峰塔小学,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崭新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200米标准运动场上,孩子们的笑声清脆爽朗;走廊里,一幅幅师生书法作品墨香四溢,诉说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室里,琅琅书声与生动讲解交织,勾勒出课堂的活力图景。

从十余年前设施简陋、学生不足四百人的普通校园,到如今在校生超两千人、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市级特色名校,文峰塔小学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砥砺前行。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接过前辈奋斗的“接力棒”,以改扩建工程竣工为新起点,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学校实际深度融合,在党建引领、五育并举、教学改革、特色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昂扬姿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随州教育的崭新篇章。

破茧蝶变 夯实硬件根基 打造现代校园

曾都区文峰塔小学的发展史,是一部砥砺前行、追求卓越的奋斗史。

文峰塔学校始建于1952年,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学校三易其址,2010年还建于现址。当初设计办学规模为18个教学班,迁入时在校学生仅376人。当时道路泥泞不平、校园绿化等设施都没有到位,办学条件相当简陋。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也要改善办学条件!”学校上一届领导班子带着这样的信念开启了攻坚之路——没有资金,就多方奔走筹措;缺少人手,校领导带头搬桌椅、平整场地;为节省开支,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园建设。

十余年耕耘,校园面貌逐步焕新:智慧校园系统落地、食堂升级改造、小操场硬化完工、校园道路沥青刷黑……随着办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声誉日益响亮,周边26个居民小区的5万多居民纷纷选择将孩子送入该校,在校生人数一路攀升至两千余人。原有18个教学班的设计规模严重不足,多个功能室被临时改造成教室,“让孩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期盼。

为彻底解决办学空间难题,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向市、区两级政府汇报,最终争取到4000万元改扩建资金。2024年,改扩建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教学楼可满足36个教学班需求,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综合楼内,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为特色教学提供支撑;集食堂、报告厅、风雨操场于一体的辅助用房,让师生用餐、活动更便捷;标准化配电房与200米标准运动场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功能布局。如今的文峰塔小学,不仅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跨越,更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师生打造了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现代化育人空间。

党建领航 筑牢思想根基 凝聚育人合力

“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堂课都上成精品课!”在文峰塔小学每月一次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党员教师们围绕教育教学展开热烈讨论,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校园常态。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思路,将党建工作融入学校管理、教学、德育的各个环节,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红色根基”。

在组织建设上,学校深化“党建+”融合模式,推动党建与德育工作、师德师风、校园文化、安全管理深度结合,打造“一支部一品牌”特色。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中,党支部充分发挥把关作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同时,学校大力推进“清廉学校”示范点建设,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开展廉洁文化主题班会、制作廉洁手抄报、邀请纪检干部进校园讲座等活动,让清廉之风浸润师生心灵;在教师队伍管理中,将廉洁从教纳入师德考核,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实施干部每周一天带班制,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抓”的格局;定期组织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提升履职能力。在教师理论学习方面,学校每月确定不同专题——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心得分享等形式,引导教师筑牢思想根基。

五育并举 构建育人体系 促进全面发展

运动会的跑道上,运动员们奋力冲刺,场边同学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们忙着种植蔬菜,体验“春种秋收”的快乐……在文峰塔小学,“五育并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日常教学的生动实践。

德育为先,筑牢成长之基。学校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开足开好道德与法治课,深挖语文、美术等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将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少先队阵地定期开展“习语润心田”“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学校升级《学生一日常规》,从入校、上课、就餐、课间活动等方面细化行为规范,建立多元评价激励机制;“文明监督岗”的学生们佩戴袖章,提醒同学遵守纪律、爱护环境,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健康为本,守护身心成长。在体育教育方面,学校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丰富阳光大课间内容,打造足球、篮球等优势项目,每年举办春季运动会,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学校升级心理咨询室硬件,配齐专职心理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完善“预防、预警、干预”机制;每周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游戏、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成长烦恼;同时加强家校协同,定期举办家长课堂,指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实践为要,提升综合素养。学校开辟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划分班级“责任田”,让学生在种植、浇水、收获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价值;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在美育与科技教育方面,学校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成立足球、合唱、书法、韵律操等社团,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教学改革 激活课堂活力 提升育人质量

“同学们,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水的浮力’,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这是文峰塔小学深化“课堂革命”的一个缩影。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育人实效。

深化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学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索“问辩思”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数学课堂上,结合生活案例,让抽象知识“落地”;英语课堂上,通过游戏、对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智慧教室、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等设备的运用,让课堂更高效、更有趣。

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学校严格执行作业设计、公示、批改与反馈机制,组织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研讨,根据学生学情设计分层作业,避免“一刀切”;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书法、绘画、足球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强化教研支撑,助力教师成长。学校加强学科组、备课组建设,提升集体备课实效,各教研组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融合”等真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难点。同时,深化与教联体内学校的协作,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名师送课等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制定梯级培养计划,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高级研修等方式,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赛课、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特色赋能 深耕书法教育 擦亮育人品牌

走进文峰塔小学的书法熏陶室,墨香扑鼻而来,墙上挂满了师生的书法作品,从工整的硬笔字到飘逸的软笔字,展现出学校书法教育的丰硕成果。自2010年确立书法育人特色项目以来,学校深耕十余年,让书法教育成为一张亮丽的“校园名片”。

完善体系建设,夯实书法教育基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书法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书法教育实施方案》《书法课堂教学规范》等文件,明确目标与任务。2013年,学校将书法教学纳入必修课;2017年,在三至六年级开展软笔书法教学,形成“硬软笔并举”的课程体系。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要求每天中午半小时硬笔练习、每周三下午全校书法课,让书法学习融入日常。

强化教师培养,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学校先后派出23名教师参加书法培训,占书法课教师总数的七成以上;参训教师回校后分享经验、示范引领。同时,邀请省书法协会专家、随州市知名书法家刘居上老师到校举办讲座、现场授课,提升教师书法水平。每天放学后,不上托管的老师自愿到书法熏陶室练习一小时,形成“人人练书法、个个懂书法”的氛围,如今所有语文老师都能胜任书法教学,不少其他学科老师也成了书法爱好者。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学校探索出“导入—示范—临帖—互评—修正”的书法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书写能力。为激发热情,学校每学期期末举办全校书法比赛,评选“书法小能手”和“书法优胜班级”,并在开学典礼上表彰;成立书法社团,由专业教师集中授课,培养“小小书法家”。十余年耕耘,学校书法教育成果丰硕:先后获评“湖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省级书法课题《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研究》获优秀课题组奖;200余名师生在国家、省、市、区书法比赛中获奖;部分作品被《湖北教育杂志》选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峰塔小学制定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内涵提升、特色强化、创新驱动”为主线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现代化品牌特色学校”的目标,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凝聚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更多孩子在这里逐梦成长,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