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最新播报

“智”动服贸会 人形机器人不止“炫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3日22:4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智”动服贸会 人形机器人不止“炫技”

新华社记者王悦阳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人形机器人忙着“炫技”:有的在足球表演赛上快速奔袭、灵活转向,完成传球、带球与射门;有的“身”穿传统服饰、“手”握木棒跳一段潮汕英歌舞;还有的在跑步、打太极、做导览……

服贸会展台前频频现身的人形机器人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不止在舞台、赛场上“炫技”,还开始向“家庭里用起来”“工厂里干起来”进化。

“自今年6月人形机器人启动量产以来,三个月已经下线超300台。”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韩深任说,目前的订单主要应用于科研教育、展览展示和文旅导览等,其中科研教育订单占比超50%,文旅导览、展览展示需求还在增长。

在应用场景端,国内多款人形机器人已在物流企业、汽车产线等场景进行训练,有的在工业制造、零售配送、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商用场景加速落地。据预测,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同比增幅达到125%。

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柯真东认为,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具有通用性特点的人形机器人能够适配汽车、电子等行业产品快速迭代的需求,灵活应对不同物品、不同工序的复杂生产场景。“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巨大。”

人形机器人“跑得快”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突破。

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增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能力的“大脑”和控制运动的“小脑”,是影响人形机器人“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的重要因素。

服贸会上,松延动力N2机器人伴着音乐起舞,步伐灵活矫健。它身高只有1.18米,却以分腿跳、转身跳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拿到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自由体操冠军,还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获得亚军。

“搭载自研运动控制算法,机身使用18个高性能关节,能够提高运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实现了多场景连续空翻,奔跑速度最快能达到每秒3.2米。”韩深任说。

突破“肢体”关键技术。灵巧手赋予人形机器人精细操作的能力,在服贸会北京因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观众驻足与灵巧手“猜丁壳”,灵巧手快速精准做出反应。

“是灵巧手在‘作弊’,依靠旁边的摄像头先看到对方的动作再出拳,但是因为反应速度小于50毫秒,几乎肉眼难以分辨。”因时机器人市场负责人房海南说,今年上半年公司灵巧手销量超4000台,其反应敏捷的关键是公司自研的一体化线性关节微型伺服电缸,在保证更小体积的基础上实现驱控一体化。

此外,人形机器人一系列“丝滑”动作背后,还有通信技术的支撑。

“人形机器人对基础通信的要求更高。”联通(北京)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悦说,5G-A技术无论是带宽还是时延都大幅做了提升,为人形机器人的数据传输和多机协同提供坚实保障,是产业发展必须提前布局的关键基础设施。

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是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的催化剂。

自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在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应用示范等方面加快布局,推动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和深圳的“机器人谷”……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和完整的产业生态,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集群效应”。

“在深圳,我们生产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组件都能迅速匹配到,大幅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柯真东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我国人形机器人已具备从关键芯片、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展望未来,韩深任认为三到五年的时间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更多工业和家用场景。“当前行业需要加快突破缺乏大规模、高质量数据等问题,使人形机器人能够在更多场景提供功能性价值。”

【责任编辑: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