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珞珈山街道:创新打造“大珈说·月月谈”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21:1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颖)自2023年9月启动以来,武昌区珞珈山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精心打造“大珈说·月月谈”区域化党建活动品牌,并将其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锻造过硬队伍的重要平台。活动坚持每月一期,聚焦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通过创新形式、深化交流、凝聚合力,持续推动资源整合、经验互鉴和能力提升,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品牌升级,从“内循环”到“跨域联动”

“走亲访学”拓视野。活动组织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各社区书记等组成学习交流团,先后深入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华锦社区以及粮道街道昙华林社区等兄弟街道的优秀社区实地观摩。在南湖,都市桃源社区的“三三一”工作法以及华锦社区的“繁华‘四’锦”治理模式和“低偿+公益”幸福食堂经验,让交流团成员深受启发。在昙华林社区,其力推的“五区融合”建设模式、“四步联评法”等创新实践,为珞珈山街道探索“党建+治理”融合路径提供了宝贵范本。

“大珈说·月月谈”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头雁”感悟促转化。这种跨街道的“走亲”式学习,被街道定位为“头雁能力提升”实训。东湖村社区书记感慨南湖街道“‘小切口解决大民生’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武大文理学部社区副书记表示要将昙华林“老街坊调解之家”的经验融入本社区的“珞珈山下话法典”工作室。活动有效打破了街道间的治理壁垒,促使“头雁”们在对标先进中查找差距,在实地感受中汲取养分,将“他山之石”转化为提升自身治理效能的“破题之举”。

多维赋能,学研结合淬炼治理本领

强化专业支撑,夯实履职根基。“大珈说·月月谈”活动紧密围绕政策理论与实务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展开,致力于提升社区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例如,第六期活动组织赴武昌区绿地中心江城红领驿站·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参观学习,通过史料和现实案例,深化对“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理解。第八期活动精准回应社区需求,开展财务规范化管理培训,系统讲解报销流程、财政新政及审核要点,有效规范基层财务运行,为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从多个维度提升社区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大珈说·月月谈”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注入青春动能,激发队伍活力。活动高度重视青年力量在深化党建工作和创新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带群建”的新路径。第五期活动组织各社区书记与武汉大学“党建助理员”代表共同参观武汉青年人才之家·壹号驿站,深入研讨如何将群团建设有机纳入党建工作,准确把握“建”的根本目的,突出“带”的关键方法。随着“党建助理员”计划的持续开展,更多武大学子将作为新鲜血液融入基层,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与社区的实践平台相结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思路与蓬勃活力。

闭环驱动,问题导向打造“善治样板”

创新问题共解机制,疏通治理堵点。珞珈山街道以“月度问题共解”机制为抓手,创新建立了问题清单的“建立—分派—反馈”闭环机制。社区书记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在活动中交流互鉴,针对需要街道协调的问题,街道协调相关部门和资源,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形成高效的问题解决闭环。例如,第七期活动重点讨论了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参与率低、失联党员处理难”等问题,与会人员提出了分类处理、规范流程等建议,强调要通过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来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珈说·月月谈”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拓展多元解题路径,推动实践转化。活动以“多元互鉴+成果落地”双轮驱动,打通经验转化“最后一公里”。一是通过案例学习提升效能。第八期组织观看省内外标杆社区治理案例视频,深入研学小区党组织建设、网格化服务规范等文件,珞珈社区副书记在研讨中深刻领悟“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的核心价值”。二是聚力推动成果转化。街道加强跟踪指导、复盘总结,通过将跨街道研学吸收的各类工作法、创新治理模式,问题共解形成的个性化方案用于本地区实践,推动创新经验在矛盾调解、环境治理等一线战场生根结果,持续擦亮“珞珈治理样板”金字招牌。

下一步,珞珈山街道将继续擦亮“大珈说·月月谈”品牌,在深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讲”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联动半径,丰富活动内涵,强化问题解决闭环,促进治理经验的有效转化与推广,奋力谱写党建引领基层善治的珞珈山新篇章!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