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珞珈社区水生小区:建管运治促宜居,信托物业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21:1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熊雅婷)近日,武昌区珞珈山街道珞珈社区水生小区举办信托制物业服务总结大会暨物业服务合同续约仪式。

水生小区坐落于东湖之畔,科研文化底蕴浓厚,曾因基础设施老化、物业管理缺失面临居住环境恶化的困境。自纳入珞珈山街道共同缔造试点及建管运治一体化建设试点以来,街道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抓手,为小区治理注入“红色动能”。此次续约仪式的举行,正是党建引领下小区信托制物业服务从“破局”到“提质”、从“试点”到“长效”的生动展现。

活动当天,珞珈社区书记回顾了水生小区引入信托制物业的全过程。他介绍,2024年春节后水生小区启动引进物业服务工作,陆续与多家物业服务公司进行洽谈,寻求引进物业服务的最佳合作方案。通过多方洽谈、居民意见征集、试运营机制及业主投票等民主程序,最终选定中建壹品物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并于去年9月5日正式签约。

续约仪式现场。  通讯员供图

党建引领,聚力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从信托制物业的引入到续约,党建引领始终贯穿全程。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成立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3名街道青年干部、3名社区骨干力量组成“1+3+3”专项工作组,以“问卷调研+集中座谈+居民议事会+上门走访”的方式实现居民需求全覆盖摸排,锁定“停车充电、照明设施、绿化整治”等民生痛点,为信托制物业引入找准“突破点”。

在确定引入信托制模式后,小区创新实施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营”机制,招募14名居民担任监督员,对物业服务进行全过程监督,通过日、周、双周、月考核机制,让居民“先体验后下单”,有效打通信任通道。试运营期间,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联动,累计解决停车难、照明不足、绿化杂乱等居民关切问题20余项,推动小区从“无物业”到“优服务”的跨越,为后续正式签约与续约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模式,信托制物业交出暖心答卷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我们物业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87%,报修及时率达到了96%。”在续约仪式上,水生小区物业项目经理操萍详细汇报了全年信托制物业服务工作情况,展示了小区在环境卫生、绿化养护、工程维护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在街道指导下,水生小区持续运行三方联席会机制,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召开30次联席会议。以信托制模式为核心,聚焦安全、环境、服务三大维度,累计完成150余次户内维修、800余次园区清扫、62次垃圾专项清理,新增红绿灯、反光镜、灭蚊灯等便民设施,并成功举办3场社区文化活动,切实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品质和居民满意度。

水生小区业委会主任余秉芳则汇报了工作情况及难点问题,表达了对未来小区治理的信心与期待。现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业委会主任颁发了“珞珈服务之星”奖牌,表彰其在小区治理中的突出贡献。

水生小区业委会工作总结汇报。  通讯员供图

居民代表王依菁、惠阳在发言中表达了对物业工作的认可与对未来服务的期待。“这一年来,楼道亮了、环境净了、停车有序了,信托制物业真正让我们成了小区的‘主人’!”王老师激动地说。随着业委会与物业代表双方登台签约,信托制物业模式在水生小区续写了新的篇章。

建管运治,一体化打造宜居家园

自引入信托制物业以来,小区综合党委充分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组建了“水生红管珈”功能型党支部。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水韵青科宣教队”“睦邻友好互助队”等自治队伍,积极参与小区治理。从停车管理到绿化升级,从便民服务到安全巡查,居民们从“我想改”转变为“我来改”,形成了良好局面。

“绿韵同馨·美育家园计划”春季植绿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珞珈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充分肯定了水生小区引进信托制物业服务工作的成绩。她指出:“水生小区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建管运治一体化模式,成功解决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她强调,要继续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深化“建管运治一体化”机制,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实现资源整合、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未来,水生小区将持续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以信托制物业为载体、以居民满意度为导向的实践模式,为城市老旧小区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珞珈样本”。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