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高效办事靠“三把钥匙”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21:0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提供指引。“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的具体举措,优化政务服务是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关键在于聚焦“办事”二字,抓住“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事好办、把群众事办好”这三把金钥匙,方能擦亮政务服务为民底色,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践行为民宗旨,为群众办好事。优化政务服务,需要打破管理型政府的“部门视角”,转向服务型政府的“用户视角”,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如何多办利民之事?思想上要摒弃“利己”心态,始终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怀爱民、忧民、利民之心;行动上要拒绝“佛系”做派,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从群众期望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抓起,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对于政务服务的各方面需求。广大政务服务工作者只有牢记初心使命,聚焦群众的痛点、难点,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才能为群众办好事。

优化服务举措,让群众事好办。随着“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等问题已得到遏制,但审批流程繁琐、权责分工不明、信息流通不畅等“事难办”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实现由“事难办”到“事好办”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把握时代趋势和群众需求,以更大力度、更优举措提升政务服务的质效。要强化科技赋能,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运用,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功能,丰富便民服务应用场景。要明确权责边界,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权限向基层下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打破数据壁垒,加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坚持务实重行,把群众事办好。“天下事,以实则治”,任何事业都需着力于“落实”二字。“高效办成一件事”归根结底是要办成事,必须在政务服务领域树牢大抓落实的鲜明导向。要加强能力建设,常态化组织政务服务工作者开展政策法规学习、政务礼仪培训、服务场景演练,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与水平。要优化用人机制,把“办实事、出实招、得实效”作为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政务服务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要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窗口、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监督平台,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深入自查自纠、全面倒查整改、纠治顽瘴痼疾,倒逼政务服务工作者担当作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绝非一时一日之功,更需广泛倾听群众呼声、瞄准自身短板弱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只要我们坚守为民初心、推动服务常新、落实工作用心,不断擦亮政务服务的为民底色,定能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实保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李洲(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粮道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