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破堵点优服务 强生态兴民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21:01 来源:

近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主动作为、精准服务,全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不断开创湖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部署,不仅为湖北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让黄陂区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民企强则湖北强,民企兴则湖北兴。”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活力源泉,更是“压舱石”。如今,黄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已占据全区总量的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成为拉动发展的 “主力军”。从攀升科技的技术突破到中车长客的产业深耕,一批优质民企在黄陂扎根成长;从轨道交通到光电子信息,涵盖多领域的“9+2””现代产业集群逐步成型,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释放,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纾困解难需“靶向治疗”,精准滴灌取代大水漫灌。民营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各异,“一刀切”的政策往往效果不彰。黄陂区在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必须深入一线、精准把脉。针对长期困扰企业的“拖欠账款”问题,建立了专项清理和约束机制,畅通投诉渠道,优先清偿中小企业欠款。针对“成本较高”问题,不仅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更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用工成本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措施,如优化审批流程、提供补贴支持等。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发展普惠金融,创新信贷产品,着力破解轻资产、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瓶颈。这种“一企一策”“一行一策”的精准帮扶,才能真正解企业燃眉之急。

政策红利要“直达快享”,效能提升取代望梅止渴。黄陂区着力打通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惠企政策能够快速、无障碍地直达企业。通过搭建统一的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实现政策的集中发布、智能匹配和线上申报,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陆续出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22条、《关于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黄金12条、《关于支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20条、“木兰英才、木兰专才、木兰匠才、木兰俊才”人才计划、100亿元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等惠企政策,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能级提升需“生态赋能”,系统协同取代单打独斗。在创新生态上,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攀升科技在黄陂区的支持下,取得了24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在产业生态上,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链,支持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目前,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累计注册链上企业125家,湖北省首个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引进企业 40 余家。在人才生态上,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解决好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后顾之忧,为民营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环境建设要“久久为功”,常态长效取代一时之功。黄陂区始终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陂商回归工程”,构建“1+1+3”工作体系,吸引众多陂商回乡投资,其中15家企业顺利落地陂商科技产业园;以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维系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安心经营;靠全生命周期服务与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 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民营经济的活力,源于精准的政策扶持,更来自完善的发展生态。随着各项举措持续深化,黄陂民营经济必将迸发更强生机活力,为湖北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注入坚实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蓓(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姚家集街道办)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