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退休教师的彩色笔触,把老街画进了人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15:2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王越 赵志宏)走进武汉市硚口区荣华街道,街头的墙壁不再是单调的灰白色。有人停下来找小吃店的“彩色招牌”,有人举起手机拍下和自己相似的“墙上身影”。街巷里,墙壁成了画布,居民成了画中人,熟悉的生活被一笔笔留了下来。

半年多前,这里还困扰着“小广告清不完、垃圾堆不走”的难题。如今,一幅幅彩绘不仅让墙面靓了起来,也让社区的治理变得更有温度。拿起画笔的,是68岁的退休美术教师易小阳。

毕业于湖北美院雕塑专业的易小阳,年轻时就爱画速写。退休后,他决定把老街巷当画布。半年时间,他义务绘制了120多处墙绘,总面积近500平方米。

“画了一辈子,这次最有意义。”易小阳说。他每天带着速写本在街上转,哪里有烟火气,哪里就有画笔的落点。

美食墙绘“出圈”,商户抢着“上墙”

今年春天,荣华二路出现了一幅美食长卷,热干面、豆皮、烧梅被画得活色生香。

“我常在小吃店门口观察,谁家门口人多,就画谁。”易小阳回忆。画作刚一亮相,居民纷纷找“熟悉的味道”,游客专门跑来打卡,不少店主也主动改善环境,希望能出现在墙上。

“最初是为了替代小广告,没想到还带火了人气。”街道公管办负责人汤蕾说。

破旧垃圾点,变成“小景点”

在幸乐社区,一处常年堆放建筑垃圾的角落成了易小阳的“考题”。铁门生锈,墙面斑驳,怎么画?

最后,他把新电梯、纳凉的老人、街坊闲聊的场景画在墙上,连铁窗铁门也巧妙融进画里。街道顺势种上花草,这个让人头疼的地方一下子成了居民拍照的“小景点”。

“能让画不只是好看,还能帮城市治理出力,我特别有成就感。”易小阳笑着说。

把居民画进画里,街巷更有人情味

荣华街道的墙绘里,人物最多。环卫工、店主、社区干部……熟悉的面孔让居民看了忍不住笑出声:“这不是我们小区的老李嘛!”

88岁的李家秀奶奶也“上了画”。她告诉记者,“我在这条街住了60多年,没想到能被画在墙上,画得还挺像。”

还有一位台湾老兵,回汉探亲时看到墙上的汉口街景,忍不住红了眼眶。后来,他也成了画中的人物,身影永远留在了故乡。

彩色墙绘背后,是居民的认同感

如今,荣华街道的彩绘已经覆盖多个社区。小广告少了,垃圾角落没了,环境更整洁了。更重要的是,居民们对社区有了更多归属感。

“老街不仅变美了,还更有人情味了。”居民们说。

易小阳依旧每天拿着画笔,走在荣华街的巷子里。他说:“画不只是艺术,它能把人聚起来。”

在荣华街道,一面面墙不再是冰冷的围挡,而是承载故事的画布。人情味和烟火气被画进街头,也画进了人心。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