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民间赛事接地气更要植文化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11:1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年来,从贵州“村BA”、江苏“苏超”到武汉“汉超”,一批民间体育赛事异军突起。它们没有天价外援的星光熠熠,却凭借接地气的参与方式、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高涨的社会关注度,成为激活全民健身热情、拉动地方消费的新引擎。

民间赛事的魅力首先在于其“群众路线”的本真属性。江苏“苏超”一场普通比赛吸引8000名观众,其中92%是本地居民,这一数据远超许多职业联赛的本地观众占比。与职业赛事不同,这些赛事的主角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南京铁虎队球员在菜市场会被球迷认出,武汉“汉超”的参赛选手既有高校学子也有中年足球爱好者。“村BA”的赛场更是充满生活气息,解说员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间自由切换,观众用锅碗瓢盆代替加油棒,冠军奖品是黄平黄牛、榕江香羊等农特产品,这些细节让体育真正回归大众娱乐的本质。这种家门口的赛事打破了专业体育的壁垒,让普通人既能参与其中,又能找到情感共鸣。

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入让这些赛事独具生命力。“村BA”不仅是篮球比赛,更是苗族文化的展示窗口,赛场边的反排木鼓舞、苗族银饰刺绣展示,让游客在观赛之余体验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盛宴。苏超联赛则将非遗传承表演搬进比赛场,苏州赛区将评弹、昆曲等非遗艺术融入比赛开幕式,球场周边设置苏绣、桃花坞木版年画等文创市集,观众在观赛之余能沉浸式感受江南水乡的婉约韵味。武汉“汉超”以“三镇演义”为主题,将城市地理文化符号融入赛事设计,让足球成为展现荆楚文化的载体。这些赛事巧妙地将体育竞技与地方文化、民俗风情相结合,既丰富了赛事内涵,也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更让外来游客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

在拉动地方经济方面,这些“小赛事”展现出惊人能量。2025年“村BA”贵州赛区决赛期间,黔东南旅游搜索热度较日常上涨276%,当地景区、用车等订单量大幅上涨,其中景区上涨143%,用车订单上涨超三成。“苏超”前六轮江苏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同比增长42.7%。武汉“汉超”开赛前后三天,当地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55%,湖北地方菜餐饮核销金额同比增长117%,酒店住宿核销金额增长147%。这种“赛事经济”不依赖巨额投资,而是扎根社区、服务本地,通过餐饮、住宿、文创等多元消费场景,将人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从“村BA”到“汉超”,这些民间体育赛事的火爆出圈,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体育最动人的力量不在金牌奖牌的争夺,而在普通人脸上的笑容;体育最大的价值不在商业资本的狂欢,而在社区邻里的情感联结。当篮球架立在村口,当足球场嵌入社区,当赛事成为文化传播的纽带,体育便真正成为了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办赛经验成熟,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民间赛事必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书写中国体育的别样精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纪鹏(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粮道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