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蔡绍湖)近年来,恩施州审计系统以高质量资源环境审计为抓手,持续筑牢鄂西生态屏障。截至目前,全州共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资环专项审计项目28个,推动耕地保护、饮用水源地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267个项目规范实施,整改问题资金1.75亿元,完善相关制度机制49项,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审计保障。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中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恩施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26%,居全省首位。为扛牢“源头保护、库区安全、生态屏障”三大责任,州审计局从制度体系、审计重点和关键环节三方面协同发力,全面提升资环审计质效。
在制度设计方面,州委、州政府高位推进,先后印发多个专项通知,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目标任务和评价体系。多部门协同联动,出台医疗废弃物处置、城乡垃圾收运等49项制度,推动生态保护从“单打独斗”转向“联合作战”。州审计局同步编制审计操作指南、易发问题清单等规范文书,实现经济责任与生态责任审计深度融合,推动领导干部既算“经济账”,也算“生态账”。
审计工作中,恩施州紧盯“美丽恩施建设、技术方法创新、民生福祉改善”三个基本点。一方面,聚焦永久基本农田、水生态功能区等重点领域,深入揭示医疗废弃物处置、监管“真空地带”等突出问题。例如,在某生态环境领导干部审计中,推动多部门会商解决医废处置风险,有效消除环境隐患。另一方面,强化技术赋能,编制《ArcGIS软件审计实用操作手册》,开展以案教学,提升县市审计人员地理信息分析能力。该技术曾在某县征地审计中,查出虚增面积套取补偿款问题,5名责任人被严肃追责。
群众关心什么,审计就关注什么。州审计系统将饮水安全、黑臭水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等民生事项纳入审计重点,通过数据比对、实地查看、群众访谈等方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水资源审计中,指出某市152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经费不到位问题,推动政府投入800万元整改,惠及群众4000余人。
此外,恩施州审计局不断深化研究型审计,从审前调查、统筹协调、问题研判到提出建议,全流程提升审计专业性和建设性。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多渠道征集项目建议,靠前指挥破解审计难题,确保审计建议兼具时效性与前瞻性、合法性与合理性。
如今,恩施州资环审计已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全州审计系统将继续以高质量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筑牢鄂西生态屏障、建设美丽恩施贡献更多审计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