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暨中央层面工作专班总结会议在京召开,一句“学习教育结束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而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起点”,既肯定了阶段性成效,更给全体党员干部敲了警钟,好作风从不是“一阵风”,得养成习惯、融入生态,才能长久。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坚决刹住“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有力遏制“迎来送往”“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间激荡起清风巨浪,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当之无愧的“金色名片”。回望本次学习教育,从深学细悟到以案为鉴,从对照检视到整改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中锤炼党性、深受洗礼。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犹如痼疾,学习教育虽然收官,但作风建设绝不能“歇脚松劲”“鸣金收兵”,唯有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勇于自我革命的清醒,方能守之愈坚、行之愈远。
抓好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核心要在“常”“长”二字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上见真章、求实效。
常态化的关键,在于打破“一阵风”式的思维惯性,推动学习教育由“集中发力”向“润物无声”转变。要将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线上微党课等组织生活日常,嵌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贯穿于干部成长全周期。要强化案例教学,促使党员干部在震撼中受警醒、在反思中知敬畏;固化研讨交流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碰撞中检视不足、校准偏差;深化文化浸润,营造清正家风民风,让八项规定精神超越纸面规约与墙上标语,真正转化为价值共识与行为自觉,于潜移默化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长效化的根本,在于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机制,确保学习教育不断档、不衰减。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夯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健全日常监督机制,统筹运用专项检查、群众评议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推动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健全动态更新机制,紧扣形势变化和发展需求,及时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持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制度的针对性与生命力,推动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作风建设当知“祸患常积于忽微”,必须抓早抓小、功在平时,更需铭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慎终如始方能行稳致远、永葆本色。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新征程推进作风建设,就得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让清风正气充盈政治生态的每一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庆子(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杨园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