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拒“随便”才能强担当 守初心方可得民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1日11:39 来源: 荆楚网

干部的作风,连着党心民心,关乎事业成败。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风险挑战日益复杂,肩负的使命任务愈发艰巨。每一位干部都应摒弃“随便”心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服务群众,方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与信赖。

“随便”二字看似轻松,实则隐患重重。思想上随便,信念便会动摇;工作上随便,责任就会落空;言行上随便,形象必然受损。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将“差不多”“过得去”奉为信条,对待群众诉求敷衍塞责,面对急难任务推诿扯皮。这种“随便”心态,如同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党和人民之间,割裂了血肉联系。

为何不能随便?因为党员干部身份特殊,肩负着群众的信任与期待。无论身处何职,都代表着组织形象,承载着为民服务的使命。一件小事没做好、一项政策没落实,影响的或许是一个家庭的生计、一个地区的发展。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否真诚、落实是否到位,他们看得清清楚楚。

更重要的是,党的初心使命不容许我们随便。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严谨认真、艰苦奋斗,才赢得人民支持,铸就伟大事业。如今,环境变了、任务新了,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不能丢,如履薄冰、敬畏岗位的心态不能变。

拒做“随便”干部,关键在于付诸行动。要时刻紧绷作风之弦,从细微处着手,从小事上改进。群众办事时,多一份耐心;政策落地时,多一层深入;面对困难时,多一步担当。一次认真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唯有将严格要求融入日常,化为习惯,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作风建设既是持久战,也是内心战。外部约束必不可少,但根本在于内心的清醒与坚定。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敬畏肩上的责任、敬畏党纪国法;常思岗位之责,明确为谁工作、为何奋斗;常省自身之行,及时纠偏、持续改进。如此,方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经得住考验,扛得起重任。

不随便,是一种态度,彰显对工作的严谨;是一种担当,体现对责任的坚守;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真正负责。它不要求我们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要求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坚守不平凡的标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事业发展、传递温暖力量。

拒绝随便,就是选择认真。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每一项任务、每一位群众。牢记叮嘱,勇担作风建设之责,我们定能行稳致远,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良钰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蔡家榨街道办)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