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一家食品店把新做的月饼,塞进去年剩下的旧礼盒里卖,盒上印着2024、2025两个年份的生产日期,这事一曝光,网友立马炸了锅。
商家辩解“就用了旧盒子,去年月饼早销毁了”,听着像废物利用的小聪明,实则是踩着法律红线、豁着食品安全底线的糊涂账。这哪是管理疏忽?分明是故意为之,既想省包装成本,又敢拿消费者当傻子,这种短视的违法操作,必须狠狠批、彻底改。
《食品安全法》第71条明确规定,食品标签不能有虚假、误导性信息,盒上俩生产日期,就是妥妥的虚假标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说了,消费者有知情权,商家这么干,让人家误以为是“跨年期新品”,本质就是消费欺诈;更别说这还搅乱了市场,别家都守规矩用新包装,就它搞特殊,对守法商家也不公平。任商家怎么辩,在法律面前都站不住脚。
食品行业是良心活,诚信是根,为省点钱就骗消费者,透支的是自家攒了多年的口碑,砸的是消费者的信任。更让人担心的是安全:旧礼盒放了一年,存没存好?有没有受潮长霉?会不会污染新月饼?连包装都敢这么糊弄,谁知道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乱成什么样?这种对规范的漠视,比看得见的污染更吓人,就是食品安全的“隐形炸弹”。
当然,这事不能只查一家店就完了,得当成个警钟敲给所有人听。监管部门得拿出零容忍的劲,别等曝光了才出手,要主动加大抽检频次,对包装标识搞“穿透式检查”,罚到违法者疼,才能镇住歪风;行业自身也得绷紧弦,协会该牵头建诚信档案,让守规矩的得实惠,失信的没市场;咱们消费者也别当“冤大头”,买东西多瞅两眼标签,发现问题保留好票据,及时向市监部门举报,每一次较真,都是在为诚信市场投票。
说到底,“旧盒装新饼”装不下节约,只装得下欺诈;省下的不是成本,是商家的诚信根基。舌尖上的安全,容不得半点小聪明。只有法律敢亮剑、监管不缺位、商家守本心、消费者敢较真,才能织密监督网,让那些想在食品安全上动手脚的人无处藏身,咱们才能吃得踏实、吃得放心。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魏文婷(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杨园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