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清朗空间,网聚文明”网评大赛 99】一片绿叶闯武陵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10:2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来自武陵山区腹地的恩施玉露,有延续千年的蒸青茗香,被誉为“茶中瑰宝”。2018年4月28日,恩施玉露成为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从此香飘世界,实现了“一杯茶,千年香,万里传”。

恩施玉露是茶中的“孤勇者”。始于清康熙年间,作为历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恩施玉露并未处在富裕之地。“茶叶下水田,回到五九年;茶叶上山坡,饿死农二哥”,是流传于恩施玉露原产地芭蕉侗族乡的一句顺口溜,表达出种茶难、难种茶的发展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前,恩施玉露受到种植面积小、交通物流慢、技艺传承难、市场销售差等因素制约,发展堪忧。林海茫茫,山路崎岖,如何走出大山,赢得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了恩施玉露必须解决的问题。

恩施玉露是时代的“弄潮儿”。路再难走,也得拼,也得闯,这是恩施玉露的来时路。“改”,成了恩施玉露的选择。改田,系根据武陵山区地形多陡坡特点,通过修筑石坎梯田、缓坡改梯田,实现扩大种植面积,减少土壤侵蚀;改土,系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深翻松土、红黄壤改良、绿肥轮作等方式,实现土壤结构的转变和肥力的提升。说改就改,哪儿会那么容易。茶叶开始需要较长的生长期,看不到成果的村民,几乎踏破了村委会的门槛。就在一次次地想放弃、一次次又坚持下来的循环往复中,恩施玉露终于做到了绿满山、茶满地。

看玉露的发展,犹如看恩施的发展。如今的恩施玉露,朝着打造全国“燕青名茶品牌”、打造全域“绿色好茶基地”、打造全程“数智产茶链条”的目标坚实迈进。恩施玉露能走出去,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多国,离不开恩施州的高质量发展。《左传》有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句话之后便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恩施玉露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也是恩施州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精神谱系。地区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612亿元,到2024年的1661.36亿元,十年超1000亿的增长幅度,是恩施州的发展硕果,更是恩施州的光明未来。突破重重限制,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向,助力恩施闯出一片广袤的天空。

来一趟恩施吧。恩施的美景,恩施的好茶,恩施的美食,恩施的精神,都“直尕思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钰婷(襄阳市文学院)

责编:税浪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