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鄂东新闻

黄石产教融合新打法:专业跟着产业“深呼吸”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12:58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方晚霞 周巍 吴文珏)9月25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以下简称“开铁区”)与湖北工程职业学院联合举办校地合作暨产教融合发展对接会。

微信图片_2025-09-26_104317_166.jpg

这场高规格对接会不仅是校地企深化合作的“签约会”,更是该校以“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推动产教融合的成果展示会。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四中心一平台”落地,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专业布局,从“六个一”改革入选全国职教优秀案例,到近三年为区域企业输送2000余名技术人才,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正以职教创新实践,打造产教协同发展的“黄石样本”。

破解产教“两张皮”难题

“过去校企合作多是‘点对点’的零散对接,现在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我们实现了‘教学 —研发—生产’的闭环联动。”对接会上,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红霞介绍的“四中心一平台”机制,正是该校破解产教“两张皮”的核心抓手。

2023年起,在开铁区的鼎力支持下,该校牵头组建黄石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牵头、学校主建、行业参与”的四方协同生态。此次对接会上正式发布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数字化服务平台,更是将这一生态“数字化升级”——通过整合政校行企多维度数据,建立人才供需、技术攻关、实训资源的智能匹配机制,让产教融合从“物理叠加”走向“化学反应”。

同时,产教协同育人中心、人才供需对接中心、技能提升认证中心、技术创新转化中心的授牌落地,标志着联合体进入实质运营阶段。该中心体系已初见成效:联合京东、劲牌等企业开发优质课程,共建电商实训基地、无人机培训基地等实训载体;搭建企业招聘数据库,为开铁区企业举办定制化双选会,毕业生与岗位适配率提升30%以上;年社会培训量突破26万人日,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成为黄石产业转型的“人才蓄水池”。

微信图片_2025-09-26_104323_733.jpg

专业跟着产业“深呼吸”

对接会上,该校人工智能学院的“AI质检课堂”案例引发企业代表热议——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参与华新水泥、劲牌公司的真实生产场景实训,实现“学习—实践— 就业”无缝衔接。

这一成果源于该校持续推进的“六个一”改革:每个二级学院打造一个核心专业群、服务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个教学科研团队、组建一个产教协同联盟、成立一个产业科研平台、落地一个校企产教融合项目。改革催生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该校开设的46个专业中,与地方重点产业链契合度达97%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集群,精准对接区域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需求。

育人模式的创新直接体现在人才质量的提升上:2025年该校在校生达1.7万余人,专业录取分数线大幅提升,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全国高职满意度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毕业生留黄就业率达45.3% ,留鄂就业率近70%,东贝机电、沪士电子等开铁区龙头企业中,该校毕业生已成为技术岗位的“主力军”。这一模式不仅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报道,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秀案例20强。

微信图片_2025-09-26_111525_528.jpg

共绘区域发展“同心圆”

“今天的签约不是终点,而是校地企携手破解产业难题、共育技术人才的新起点。”对接会上,黄石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铁山区区长余文化的话语,道出了校地合作的深层意义。此次对接会现场,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与诺德锂电、宏锐兴电子、联新显示等5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开铁区签署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人才定制培养、技术联合攻关、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人才双向流动是合作的关键纽带。会上,黄石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铁山区委书记万鼎为8名学校产业教授颁发聘书,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为东贝压缩机公司技术研发总工程师戴竟雄、三丰智能公司常务副总陈绮璋等7名企业专家授予产业导师聘书。“企业专家进课堂带项目,学校教师入企业解难题”的双向机制,已促成30余项关键技术转化落地,牵头研发行业标准3项,为大冶特钢、华新水泥等企业解决多个技术瓶颈。

面向未来,该校还将聚焦开铁区新兴产业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在低空经济领域,打造有限空间特种无人机训练场,服务黄石应急救援、矿山坑洞等特殊工业场景;在光芯屏端网产业领域,依托联合组建的黄石光芯屏端网产业研究中心,为龙头企业提供“一对一”技术与人才服务。正如刘红霞所说:“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产业同频共振,我们将以‘创双高、升本科、强特色、争一流’为目标,为开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职教力量。”

【责任编辑:王焱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