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仑
“大家盯紧蜂标,注意白色标识的动向!”9月25日,张湾区方滩乡转头沟村蜂场旁,张湾区中蜂养殖协会技术顾问、转头沟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勇正操控无人机,紧盯屏幕追踪带白色羽毛标的胡蜂——一场科技护蜂行动正在山间展开。
方滩乡是远近闻名的中华蜜蜂养殖大乡,去年全乡产出蜂蜜近5000公斤,总产值超100万元,养蜂成为当地农户的“甜蜜事业”。可捕食中华蜜蜂、破坏蜂巢的胡蜂,却成了蜂农们的“心病”。
“胡蜂体型是中华蜜蜂的数倍,不仅会在蜂箱外捕食中华小蜜蜂,还会直接闯进蜂巢咬死整箱蜂群。”李勇介绍,一个蜂箱遭袭,蜂农损失会超2000元,此前蜂农拿着苍蝇拍值守,但效率低且治标不治本。
如今,“护蜂”有了新方法:先以猪肉引诱胡蜂,趁其取食时套上白色标识,再用无人机追踪轨迹。“胡蜂巢多在离蜂箱1公里内的林间,无人机精准定位后,我们再穿防护服就能上门清除。”李勇说。
话语间,无人机屏幕上的白色标识停在了一片灌木丛上方。“又找到一个巢!”李勇高兴地说,“用这个办法,我们今年已经清除了100多个胡蜂巢,中蜂群受损率比往年降了不少。”
眼下,无人机“追蜂”的场景在该乡蜂场随处可见。靠着这双科技“千里眼”,该乡5000余箱中华蜜蜂得以安心繁衍,让蜂农们的“甜蜜事业”越来越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