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时间刻度里的中国女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16:3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发,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社会讨论,“女性发展”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在这个关键节点回望历程,我们能更清晰地感知进步的轨迹与温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3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为纪念北京世妇会,推动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10年前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妇女署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了全球妇女峰会。5年前,国家领导人倡议于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30年、10年、5年”——这几个看似简单的时间标记,串联起的不仅是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脉络,更是一幅女性命运被时代重新定义的生动卷轴。当我们超越宏观叙事的层面,就会发现这些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普通女性人生轨迹的悄然改变。

“30年”对于一位女性意味着什么?可能是一位女性从女儿到母亲的身份转型,可能是一个家庭里母女两代人对“理想人生”理解的巨大变迁,更可能是一位基层工作者到领导人的职业转型。30年前,《北京宣言》的种子在中国落地生根,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这棵树荫下,是女科技工作者占比超过45%、女性互联网创业者比例逐年攀升的现实图景。发展不再是冷冰冰的GDP数字,而是每个女性可以触摸的机会。

“10年”足以让一个女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蜕变。这十年,我们见证了国家放开“全面二孩”“三孩”政策下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制度性呵护,看到了“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中农村女性成为电商带头人的身影。从“她经济”到“她力量”,女性不再是被保护的客体,而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体。这种角色转变,正是中国妇女发展最深刻的注脚。

而“5年”的倒计时,则让我们看到一种可贵的行动自觉。当全球妇女事业面临挑战之际,中国主动设定时间表,这不是好大喜功,而是基于30年实践积累的底气。这种底气来源于无数具体而微的改变:边远山区的女童通过网络课堂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城市写字楼里的哺乳室成为标准配置,反家暴法让沉默的受害者找到法律后盾。

最有温度的进步,往往体现在最细微处。当外卖平台公布“女骑手占比达16%”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就业数据,而是女性在传统男性主导领域闯出新天地的勇气;当“全职爸爸”不再成为新闻时,体现的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松动。这些看似寻常的变化,恰恰是衡量社会文明最精准的标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妇女事业正在书写更深远的篇章——这里的“深度”,体现在从权利平等走向机会均等,从法律保障走向文化认同,从个体成功走向群体共荣。当每个普通女性的梦想都能被时代托举,这样的发展才真正拥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排丽娜·艾尔肯(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中南路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