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董婷婷)近日,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法院李家河人民法庭依托李家河镇综治中心平台,快速调处一起因工亡引发的赔偿纠纷,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就地化解和高效处理,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据悉,甲公司员工唐某在工作期间不幸发生意外身亡。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与企业就赔偿金额、支付方式等问题产生严重分歧。李家河镇综治中心在排查掌握该纠纷后,第一时间启动联动机制,邀请具有丰富家事和侵权纠纷调解经验的法官提前介入,共同参与调解。
调解过程中,法庭法官与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特邀调解员紧密协作,形成合力。法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向双方当事人清晰阐释法定赔偿标准、责任划分依据,为调解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及调解员安抚死者家属悲痛情绪,引导企业方体谅家属处境,从情理角度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弥合分歧。各方共同分析案情,结合当事人实际诉求和履行能力,反复沟通协商,寻找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在法庭与综治中心的高效协同和精准引导下,当天,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总额、支付期限、方式等核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详尽的调解协议。
为彻底消除当事人对协议履行可能存在的顾虑,巩固调解成果,承办法官立即对调解协议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确认无误后,于当日依法作出民事裁定书,对该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予以司法确认。这意味着,该调解协议获得了与法院判决同等的强制执行力,若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从综治中心介入、法官参与调解到达成协议、完成司法确认,全程高效流畅,实现了“调解+确认”的无缝衔接,将可能旷日持久的纠纷在最短时间内圆满解决,极大减轻了当事人诉累,避免了矛盾升级和信访隐患,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优化了营商环境。
李家河人民法庭深度嵌入综治中心平台,变“被动收案”为“主动治理”,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矛盾最前沿,是人民法院积极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生动实践。“宣恩法院将继续深化与综治中心的协作联动,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提升司法确认效率,努力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平安宣恩、法治宣恩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相关负责人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