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汪静 柳钢)9月30日,宜昌市西陵区城区清真寺内歌声悠扬,情意融融。一场以“品楚辞庆双节 共话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此举行,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同庆佳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国歌嘹亮,共抒爱国赤忱
庄严的国歌声在清真寺内响起,各族同胞肃立注目,目光随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而动。鲜艳的国旗与寺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式建筑元素交相辉映,生动诠释着“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深刻内涵。
“感念党的关怀,清真寺焕然一新,我们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生活越来越幸福!”宜昌市伊斯兰教协会会 长王亚君深情分享。
本次活动得到了市区民宗部门、市伊协及城区清真寺民管会的大力支持。精彩的节目不仅承载着节日喜悦,更深刻演绎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
楚辞雅韵,共谱民族团结诗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活动以“楚辞”为文化纽带,巧妙联结爱国情怀与民族团结。集体朗诵经典《橘颂》时,市伊协及清真寺工作人员的声音铿锵有力,这穿越千年的荆楚雅韵,化作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与民族气节的集体宣言,爱国热情在文化共鸣中直抵人心。
随后,京剧《屈原》选段将气氛推向高潮。三峡演艺集团京剧团副团长、清真寺民管会主任刘建斌扮演的“屈原”形神兼备,激越悲壮的唱腔将屈原的忠贞爱国情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无不被这一中华文化符号深深震撼。
互动生辉,石榴籽般紧紧相拥
舞台上,各族群众自编自演的才艺表演异彩纷呈,电吹管深情奏响《我爱你中国》,雷雨老师的川剧《变脸》令人叹为观止,藏族舞蹈《吉祥谣》温情展现雪域风情。各族文化元素如石榴籽般在此紧紧相拥,共同绘就“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
互动环节同样热烈。“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是什么?”“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贯穿活动的四轮“有奖知识问答”巧妙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知识及荆楚文化精髓,观众踊跃抢答,民族情怀在参与中充分激发。
深情合唱,铸牢共同体意识根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活动尾声,各族群众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响彻清真寺,将爱国深情与民族团结情谊推向最高潮。浓厚的团结氛围感染了现场企业。湖北嘉联通信公司当即向西陵区各族群众捐赠价值5万元爱心物资,传递了民族企业守望相助的责任与担当。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宜昌市民宗委党组成员、市援藏办专职副主任覃金山强调:“要深入弘扬屈原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陵区政府副区长普布玉珍深情寄语:“要用好清真寺这一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使民族团结基石更加牢固。”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西陵区将持续推进此类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常开长盛,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