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武生院文化场馆成“双节”热门打卡点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10:13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岚)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专题展、延安精神教育专题展、“民族复兴 百年风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风云主题展”、“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湖北书画名家作品展、中外经典名画展、陈义经书法作品展……2025年国庆假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学森纪念馆、世纪风云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全程开放,推出多个专题展览,吸引不少师生、校友及社会公众前往参观。

熊承杰是该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为准备明年考研,他选择“双节”留校复习。辅导员走访寝室时,约他一起到学校刚建成的世纪风云馆参观。10月5日参观时,科学家精神展区令他深受触动:“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装着一位科学家,而不是什么影视明星。在我考研路上,要以科学家为榜样,努力成为一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图片1.png.png

校内师生、市民在世纪风云馆参观弘扬“三大精神”湖北书画名家作品展。通讯员供图

10月6日,武汉市新洲区向东小学六年级学生商喆欣跟着家人到该校世纪风云馆参观,在二楼“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湖北书画名家作品展前停留良久。看到书写抗疫精神内涵的书法作品时,她自豪地提起当护士的妈妈:“她当时连续出差三个月没回家,体现的就是‘生命至上’吧!”书法作品大多为繁体字,“虽然有些字我看不懂,但是每个字都像是小精灵,让人赏心悦目,”她跟着家人一边认读一边说,“我以后一定要多练习书法,争取也能写出漂亮的作品来。”

“双节”休闲游、母校亲子游、大学园林游、红色研学游……还有哪里可以实现这“四合一”目标?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届校友钟恒给出了推荐:回母校看展。10月5日,钟恒一家5口回到母校,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校钱学森纪念馆、世纪风云馆(延安精神教育馆)。

图片2.png.png

在钱学森纪念馆,观众聆听大学生志愿者讲解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生平事迹。通讯员供图

教育是双向的过程。文化场馆里的师生志愿者们,放弃休假坚守在岗,在尽责之外也收获颇丰。该校2025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方熙烨,刚入校就报名加入了美术馆学生志愿者团队,“双节”假期还主动担任讲解员。期间遇到一位小朋友,全程专注聆听、积极互动,“给我满满的温暖,让我更坚信:专注与耐心能让每一次观展都更有收获。”方熙烨说。

图片3.png.png

国庆期间,校内师生在武生院美术馆参观中国古代名画展。通讯员供图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多位教师调整行程,假期留在学校担任世纪风云馆讲解员志愿者。青年教师彭金星坦言,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体验,虽然放弃了一天的休息,但学到了讲解员的知识技能,拓展了教学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得以触摸到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诀窍”:利用“场馆里的思政课”,让课本“立”起来、让思政课“活”起来、让精神“燃”起来。

图片4.png.png

在世纪风云馆多媒体报告厅,教师讲解员志愿者向参观者展示湖北省“三大精神”数字体验馆界面。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历来重视文化建设,2011年以来先后建成了11个校园文博场馆,在人才培养、文脉赓续、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其中,钱学森纪念馆(国家三级博物馆)主要展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生平事迹,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世纪风云馆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线,再现民族复兴百年奋斗的壮阔史诗;美术馆则通过收藏展示中外美术经典作品、地域书画名家名作和学校师生优秀作品等,丰富艺术专业教育和美育教育途径。学校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校园文化场馆与思政教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让“校馆弦歌”成为校园文化新IP、公共文化服务新亮点。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