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换季时节武汉专家提示:护心护血管之外 重点防范感染性疾病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11:33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石轩)换季时节气温波动大、气压变化频繁,心血管系统易受刺激,可能诱发血压波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患病人数已达3.3 亿,其中高血压患者达 2.45 亿,冠心病、卒中均超1000万;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也为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带状疱疹病毒本身就潜伏在人体内,一旦免疫力下降,病毒就会被激活。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例如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甚至冠心病、心衰的人,他们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比普通人群更高。”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魏宇淼在带状疱疹科普采访中分享道。

带状疱疹非“小痛”!心血管病患者要警惕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生蛇”,与其他皮肤病不同,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中国每年的带状疱疹病例数可能超过600万例。带状疱疹不仅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让患者感受到剧烈的疼痛,甚至还会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

图片1.png.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魏宇淼。通讯员供图

“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患上带状疱疹,危害会非常大。”魏宇淼主任表示:“带状疱疹首先会引发剧烈疼痛,干扰患者正常作息,导致他们难以规律用药,影响原有慢病管理。即便部分患者的带状疱疹症状有所好转,也可能留下长期慢性疼痛。更关键的是,带状疱疹还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此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更高,带状疱疹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脑出血和中风风险也比普通人更高。

魏宇淼主任分享到:“很多人认为带状疱疹不是个致命性疾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患上带状疱疹是个致命危险因素。生理层面,带状疱疹带来的慢性疼痛会让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梗风险。心理层面,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痛会严重影响情绪和生活,时间久了甚至可能得抑郁症,有的患者还会因绝望抑郁产生自杀念头。”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和对症镇痛为主,但这些方式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患者不仅仍会持续受疼痛困扰,后续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后遗症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因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魏宇淼主任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不能等患病后再想着治疗,而是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降低患病风险。”

社区便民服务上新!“家门口”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屏障

“最近换季降温,中心所在社区流感、肺炎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增多,这些病人中,50岁以上且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占比很高。”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喻虹表示:“我们中心目前已登记有8000多名高血压患者,且患者数量仍呈上升趋势。中老年慢病患者尤其要警惕带状疱疹。慢病患者感染带状疱疹后,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心率(律)异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症。”

且患者数量仍呈上升趋势。中老年慢病患者尤其要警惕带状疱疹。慢病患者感染带状疱疹后,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心率异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症,让慢病失去稳定。”

图片2.png.png

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喻虹。通讯员供图

远离带状疱疹,积极预防是关键。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一旦感染带状疱疹,不仅治疗难度会显著增加,还会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且预防成本远低于治疗成本,因此提前预防远比患病后再治疗更关键。

目前,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将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科普知识融入日常服务。喻虹主任指出:“我们中心同步推出了多项便民接种举措,一方面,中心工作人员会主动联系慢病患者了解接种意愿并协助预约。另一方面,将接种时间延长至周末,还专门开设疫苗接种专场。这些举措不仅让接种人数明显提升,也获得居民广泛认可,切实为社区居民尤其是慢病患者筑牢了健康屏障。”

针对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喻虹主任特别提醒:“要关注疫苗的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和安全性。建议大家主动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接种。同时,大家接种疫苗前,可以备好既往病历、近期体检报告及当前用药清单,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让医生充分评估能否安全接种。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