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织密基层防护网 守护青春不“离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09:0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则关于初中生网络依赖现象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屏幕背后,是无数稚嫩面孔被虚拟世界所牵引,现实生活的色彩却在指尖流逝中悄然褪去。这不仅是家庭之痛、教育之困,更是对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道紧迫考题。

青少年网络依赖非一日之寒,家庭关怀的“缺场”,使冰冷屏幕成为情感寄托的港湾;社区公共空间的“荒漠化”,令钢筋丛林中的少年难觅挥洒活力的绿洲;课余生活的“贫瘠”,更让电子刺激成为填补精神空虚的廉价选择。当现实世界无法提供足够的温暖、乐趣与成就感,虚拟世界的引力便不言而喻。

破解这一治理难题,亟需基层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从“被动管控”转向“主动滋养”,从“单兵作战”升级为“系统护航”。

家庭是抵御网络依赖的第一道堤坝,基层力量可牵头组织“家长学堂”,普及科学的亲子沟通艺术,推动“数字断食”成为家庭新礼仪,重拾“围炉夜话”的温暖。社区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桥梁,我们应大力拓展“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图书馆、运动场、科创工坊如毛细血管般渗透每个街区,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召唤少年走出方寸屏幕,在现实互动中感受生命的张力。社区治理更需精准发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培育本土文化社团,让传统技艺、地方戏曲在少年手中焕发新生,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其作用不可替代。基层政府可与学校携手,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日常,不局限于风险警示,更着力培育信息鉴别力、时间管理力和创造性媒介使用能力。同时,建立教师-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对已有依赖倾向的学生实施“一人一策”的精准干预,用温暖陪伴替代冷漠说教。

治理网络依赖,既要堵也要疏。基层部门应整合资源,打造集心理辅导、兴趣培养、社会实践于一体的青少年综合服务网络。当现实世界足够精彩、充满机遇,虚拟世界的过度吸引自然消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治理初中生网络依赖是一项浸润人心的系统工程,需要基层治理者以“绣花功夫”持续耕耘。让我们共同织密基层防护网,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为青春搭建一座平衡的桥梁,让每一个少年都能在真实世界的阳光雨露中,扎根土壤,茁壮成长,不负韶华。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萍萍(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中南路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