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党政“紧”举措 启民“暖”新程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10:0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近日,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共鸣。这绝非一时之策,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优化政府职能”“深化改革”等要求高度契合,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认真落实,对凝聚奋进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从现实国情看,我国经济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建设任务繁重。同时,国内外环境复杂,风险挑战交织,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小。在此情形下,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把资金用于发展、民生,是应对当下挑战、谋求长远发展的务实深谋之举。

过“紧日子”,也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党政机关作为社会风气引领者,坚持过“紧日子”,彰显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传递反对铺张浪费的决心,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根基。

此外,这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府运行要讲效益,过“紧日子”并非一味压缩开支,而是倒逼党政机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通过精打细算,促使各部门审视支出必要性,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把钱用在刀刃上,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用“紧日子”托举“好日子”,核心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追求效能最大化。思想上,要绷紧“节约弦”,树立节约观念,抵制享乐奢靡之风,杜绝“形象工程”。管理上,打好“铁算盘”,科学精准编制预算,严控一般性支出,取消不必要项目,叫停低效投资,加强资产统筹管理。导向上,突出“绩效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

让过“紧日子”从要求变为自觉,需多措并举。强化制度约束,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公务支出法规标准,加强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放管服”和数字政府建设,降低运行成本。培育节约文化,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坚持常态长效,将其融入日常管理,纳入考核评价,防止“一阵风”。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全体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自觉践行,以自身“紧”换百姓“暖”和发展“进”,凝聚磅礴力量,迈向辉煌明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尚德朋(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水果湖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