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以恒心铸初心,用笃行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10:06 来源: 荆楚网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这句出自东汉崔瑗《座右铭》的箴言,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它深刻地揭示出,任何伟大的事业,唯有凝聚为持之以恒的行动,方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对于正处在成长黄金期的年轻干部而言,这句古训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镜子,一把度量成长的尺子,一份砥砺前行的嘱托。

恒”守初心,淬炼信念芬芳。“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初心是年轻干部的精神之“根”,信念是干事创业的力量之“魂”,这道人生课题,容不得半点敷衍、来不得丝毫懈怠。然而,初心不会自动“保鲜”,信念更非一劳永逸的“终身保险”——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年轻干部思维活跃的优势可能变成“思想摇摆”的风险;身处千头万绪的工作场景,也容易在事务性忙碌中迷失方向。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必须常吸“理论之氧”,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日常功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日积月累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让信念的芬芳历久弥坚。

“恒”学不辍,积淀本领芬芳。当前,正处在科技飞速迭代、业态加速更新的时代,新知识、新挑战层出不穷,“本领恐慌”不是阶段性焦虑,而是年轻干部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考题。若满足于“一纸文凭”的过往,沉溺于“按部就班”的安逸,很容易在时代浪潮中掉队。年轻干部的“恒”,当体现在把学习变成生活态度、化为工作责任:既要向书本学,主动涉猎政策理论、科技创新等领域知识,打破“知识壁垒”、优化知识结构;更要向实践学,主动到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墩苗历练”,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增长才干;还要向群众学,从基层的鲜活实践、群众的智慧创造中汲取养分。唯有以“挤”和“钻”的精神坚持学习,才能克服本领短板,跟上岗位需求、回应群众期待,让扎实的本领成为自信的底气,散发出厚积薄发的芬芳。

“恒”修其身,守护清廉芬芳。“廉者,政之本也。”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更是年轻干部行稳致远的“护身符”。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走好职业生涯每一步,清廉自律从来不是“一阵子”的要求,而是“一辈子”的坚守。年轻干部手中的权力再小,也连着群众信任;面临的诱惑再隐蔽,也考验政治定力。这就需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警醒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既要见贤思齐,从焦裕禄、谷文昌等先进模范身上汲取清廉力量,也要警钟长鸣,从违法违纪案例中反躬自省。这种由内而外的自律、一以贯之的坚守,既是对组织信任的回报,也是对自身成长的保护,更能让浩然的清廉芬芳成为最动人的人格名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追求效率、崇尚速成的“快时代”里,“恒”字所蕴含的坚守与执着,更像是一股清流,既是年轻干部淬炼信念、积淀本领、守护清廉的“金钥匙”,也是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品质。只要始终以恒心为舵、以行动为桨,在信仰上保持“忠贞不渝”的定力,在能力上秉持“精益求精”的追求,在操守上坚守“严于律己”的底线,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的执着稳步前行,时间终将成为最好的见证者。它会沉淀浮躁、积累力量,让生命的价值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绽放光彩,为新时代的伟大事业,注入属于年轻一代的、历久弥新的奋斗芬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燕灵(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祁家湾街道办)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