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荆楚评论

荆楚评论:校园餐“被满意” 民意岂能一再被辜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9日21:2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辽宁鞍山铁西区实验学校校园餐满意度调查事件持续发酵。面对舆论质疑,10月16日铁西区教育局迅速回应,成立联合调查组并重启不记名调查,然而此前一张本应反映真实民意的问卷,却沦为只有“满意”选项的“标准答案”,这种“被满意”的调查,比直接承认问题更令人反感。

校园餐关系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是家长们心头最牵挂的事之一。做满意度调查的初衷,不就是想听听学生们的真实反馈,酸甜苦辣是否可口,哪个菜不受欢迎,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进。根据媒体报道,此次调查却剥夺了学生们表达真实想法的权利,本质上是对真实意见和建议的漠视,更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教育本应教导学生诚实表达、勇敢说真话,然而学校却通过“被满意”的问卷,给学生上了一堂“说谎课”。这种隐性伤害,远比一顿难吃的饭菜影响深远。

铁西区教育局此次重启调查,姿态值得肯定,但重建信任,关键在于落实。若只是将“重启调查”作为平息舆论的手段,而不真正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那么调查就失去了意义。公众期待的是孩子愿意吃学校饭菜的真实反馈,而非“满意度又提高了”的虚假数字。毕竟,之前调查已经走了形式,现在要赢回信任,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动作。

“被满意”现象的出现,反映出相关部门责任意识的缺失。学校可能因担心考核、评优受影响而“捂盖子”,教育局则可能因未出食品安全事故而忽视问卷的真实性。这种责任缺位,不仅消耗了公众的信任,更可能引发信任危机。一旦家长发现“不满意”的声音无法传达,孩子发现“说真话无用”,他们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信任就会大打折扣。

事实上,“被满意”并非校园餐所独有,社区服务满意度调查、单位工作评价等基层工作中也时有发生。这些调查的初衷本是“问需于民”,但一旦沦为应付任务,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成为粉饰太平的“化妆品”。因此,需要改变的不仅是校园餐调查,更是对待民意的态度。民意调查应是听群众说的渠道,而非给上级看的报告。

没人苛求校园餐顿顿可口,但所有人都期待它能传递“被尊重”的温度。当孩子能真实表达感受,家长能放心孩子饮食,教育部门能以真实数据改进工作,这才是校园餐应有的模样。这份发自内心的认可,比任何问卷数据都珍贵,也是基层治理最应守护的民生底色。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段智炜(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中南路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责任编辑:董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