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武汉新闻

武汉市首届听障训练营结营,165天的成长,他们用声音重新拥抱世界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21:4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何婧 通讯员 石慧)10月19日,由武汉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办的首届听障自助互助训练营迎来结营典礼。为期165天的探索与实践,标志着全国首个听障康复服务的全新模式成功落地,也为听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开辟了全新路径。据悉,湖北省残联将把这一创新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结营仪式以一段回顾影片开场。影片记录了学员从初来时的紧张迷茫,到熟练掌握发音技巧、逐渐实现无障碍沟通的全过程。镜头中,一个个自信开口、笑容明亮的瞬间,让现场为之动容。

现场展示康复成果。通讯员供图

据悉,本次训练营以“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创新服务”为核心,构建“自助互助与专业服务相结合”的康复新体系。这既是落实国家政策的创新实践,也是“十四五”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有益探索。

作为科技助残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在此次训练营中展现了“科技+康复”的创新实力。训练过程中引入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辅助听觉系统及言语评估系统,实现对学员发音训练的精准监测与个性化指导。远程康复功能更让学员随时随地获得专业支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政策扶持下,不少学员通过网络辅具平台申请到免费助听器;部分学员还依据湖北省辅具政策获批人工耳蜗补贴,真正体验到“科技赋能、政策暖心”的双重福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训练营不仅注重发音与言语康复,更重视学员的社会参与。课程中开设了助听器维护、耳模清洁等实用技能培训,并组织学员定制个性化耳模,实现康复训练与辅助器具的最佳结合。

训练营还组织学员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他们到星巴克体验点单交流,到KTV畅快歌唱,用真实的声音融入生活。这些实践活动让“康复”不再只是训练,而成为重新连接世界的桥梁。

颁发结营证书。通讯员供图

结营仪式上,武汉市残联副理事长姚志刚、康复处二级调研员覃作鹏为12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姚志刚表示,“训练营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入先进技术,更在于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自助互助’支持网络。学员们在这里既是康复者,也是彼此的鼓励者。这种精神传递,是康复事业最珍贵的力量。”

学员刘浩分享道,“训练营让我重新学会发声,更让我找回了沟通的勇气。”另一位学员戴书勤也说,“课程既实用又温暖,让我感受到社会的理解和接纳。”

作为全国首个听障人士自助互助式康复训练营,这一模式成功总结出“政策支持+科技赋能+创新服务”的经验框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康复路径。未来,随着这一模式在全省推广,将有更多听障人士受益,共同迈向“平等、参与、共享”的美好目标。

【责任编辑:艾凌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