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滚动播报

「公益故事」 一位老父亲38年的牵挂 航医骨科义诊手术让足部畸形的他自由走向广袤人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10:3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严玉娇 )在湖北孝感,一位六十岁的老父亲心里,始终揣着一条走了三十八年的求医路。

这条路,是他为儿子阳先生(化名)一年年丈量出来的。求医路上数次希望与失望的破灭与点燃,消磨着这位父亲半生的精力与积蓄,他的唯一所求,只是让儿子自由、正常的行走,感受肢体健康的喜悦。

三十八年前,一纸“脊髓灰质炎”的诊断,让阳先生的人生染上了阴霾。闯过了急性期的鬼门关,但后遗症——严重的左踝马蹄内翻足畸形,是一道无形的枷锁,禁锢着他的成长与自由。骨盆倾斜、双腿不等长、左脚严重内翻,他成长成人中行走的每一步,都伴随着难以言说的艰辛。

骨科随即为阳先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诊断明确而复杂:阳先生患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左踝马蹄内翻足、骨盆倾斜……面对这张沉甸甸的诊断书,由肢体功能重建显微修复学科组长郑群龙所带领的医疗团队没有畏惧,“这是一个家庭38年的坚守与期盼,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医疗技术的突破,为重塑人生提供新的可能。

针对阳先生的复杂情况,郑群龙医师团队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左踝关节融合+马蹄足畸形矫正+跟腱延长+外固定架固定术。手术的核心,正是伊里扎洛夫技术。这项技术如同精密的“时空建筑学”,通过微创安装环形外固定架,前足-后足安装钢环,再将足的钢环与胫骨的固定钢环在踝关节前、后、左、右用带关节的螺纹杆连接,由此构建成一个能体外牵拉调控的三维立体构型,在术后进行精准、缓慢的调整,一寸一寸逐步将畸形的骨骼、软组织恢复到正常位置。

9月1日,在全麻状态下,阳先生接受了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架安装术。郑群龙团队在阳先生左足足踝部植入克氏针及半针,安装外固定架,通过支架的机械结构对马蹄内翻畸形进行缓慢、持续的牵拉矫正。术后,郑群龙团队反复指导训练阳先生父子进行外固定架的日常调试,按照预定计划每日调整螺杆,逐渐纠正足部畸形,并配合专业的康复训练,包括踝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下肢肌力训练等项目促进阳先生腿部肢体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据郑群龙医生介绍“Ilizarov三维器械构型与技术特点能满足各种四肢畸形的治疗要求,尤其适合于阳先生一类严重四肢畸形患者的矫正,这项技术也称为牵拉成骨技术或牵拉组织再生技术,核心在于通过缓慢、持续牵伸产生一定的张力刺激骨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

郑医生表示,这项技术不仅能矫正畸形外观,更能最大程度地重建骨骼功能,避免了传统手术后创伤大、恢复难的难题,在创伤骨科、矫形骨科、肢体延长方面有独特的效果。

术前X光片   VS  术后治疗效果


术后数天后,阳先生第一次尝试自主行走,当他在助行器的帮助下,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迈进时,阳先生父亲突然哽咽起来,一生坚强的老人无声地流下了眼泪“真好! 真好啊!看到他能一步步向前走,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我一直不敢想象离了我以后他该怎么办,现在我终于能舒口气了”

自此,困扰了阳先生三十八年的“马蹄足”得到了根本性的矫正。目前,阳先生正在航医康复团队的专业指导下逐步恢复,每一天都能看到新的进步与希望。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