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通过实施及时奖励,让一批实干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此举是湖北省深入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的生动实践,也为如何有效激励基层干部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提供了“武汉样本”。
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精神状态与担当作为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事业发展的成效。在“干部素质提升年”的背景下,如何精准施策,激发基层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这不仅要求干部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更要求其拥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然而,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若干部付出的努力与得到的认可不相匹配,长期以往,容易滋生“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心态,甚至导致“躺平”思想蔓延。因此,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发挥好及时奖励的“催化”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且紧迫。
武汉的探索表明,及时奖励犹如一场“及时雨”,能够迅速滋润干部心田,有效激发担当作为的热情。与传统的年度考核、长期培养等方式相比,及时奖励的优势在于其“快、准、暖”。它打破周期限制,对在重点项目、重大任务、应急处突等工作中表现突出、作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快速认定和表彰。这种“立竿见影”的肯定,让干部的付出迅速被看见、被珍视,获得感与成就感倍增,从而形成“奖励一人、激励一片”的辐射效应。这正契合了“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中注重实践锻炼、在火线识别干部的要求,引导干部将提升的素质能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当然,及时奖励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它需要与科学的考核评价、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机制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完整制度链条。特别是在“干部素质提升年”中,要将激励贯穿于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全过程,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也要明确底线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武汉的实践充分证明,发挥好及时奖励的杠杆作用,能够有效撬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省各地应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深入实施,学习借鉴有益经验,不断探索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及时奖励和长效激励机制,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活力迸发,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的基层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萍萍(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团队、中南路街道办事处)
责编:李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