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汤立毅 通讯员 杜少华 周瑞 樊云云)10月21日,潜江市举办“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农业农村局、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围绕“十四五”期间潜江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粮食安全根基稳固,“米袋子”“菜篮子”量质齐升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华介绍,“十四五”以来,潜江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三年连增”。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55.07万亩,总产量60.78万吨,创2019年以来新高。蔬菜产量达98.37万吨,预计2025年将突破100万吨。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升至85%,肉类、禽蛋产量达9.32万吨,城乡居民“菜篮子”保障有力。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10万亩,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潜江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配套设施矩形渠。(通讯员供图)
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新农人新农机齐发力
潜江市持续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培训虾—稻产业人才2894人次,科技示范主体1000余户,种养大户6600余户。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报废老旧农机5775台,新增各类农机8768台,北斗农机智能终端达1768台。预计到2025年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5%。推广新品种80余个、新技术30余项,主推技术普及率达98%,绿色种养循环技术累计消纳畜禽粪污76万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5%以上。

潜江某公司虾稻共作基地。(通讯员供图)
小龙虾产业聚链成群,加工能力五年翻番
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郑欣表示,“十四五”期间,潜江市小龙虾加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增至16家,其中国家级2家;加工能力从2021年的35万吨提升至80万吨,增长128.6%;冷链仓储容积超140万立方米。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涵盖60余种品类,深加工产品占比达74%。通过实施“虾十条”等政策,争取补贴资金1.16亿元,推动产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湖北绿亿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剥虾生产线现场照。(通讯员供图)
耕地保护连续四年获省优,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张贵毅介绍,潜江连续四年获评“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地区”,累计获省级奖励资金1921万元。全市完成180.49万亩耕地和152.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累计恢复耕地5.23万亩,实现从“净流出”到“净流入”的根本转变。通过实施占补平衡和全域整治,生成补充耕地指标2.66万亩,保障219个重点项目落地,推动耕地集中连片、质量提升。

潜江机械化整田。(通讯员供图)
农村供水保障提质增效,群众饮水更安全
市水利和湖泊局供水管理局局长周蓉表示,“十四五”期间,潜江市累计投入约4.91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日供水能力提升4.7万立方米,铺设供水主管网220.6公里,惠及农村人口约36万人。通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数字化管理,实现规模化水厂全覆盖,水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群众从“有水喝”迈向“喝好水”。

潜江市西南引调水工程管网铺设图片。(通讯员供图)
展望“十五五”: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戴华表示,“十五五”期间,潜江市将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提升“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品牌影响力,推动虾-稻产业向千亿级集群迈进,加快形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新格局,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贡献潜江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